在校研“马”、实践用“马”——记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

来源: 2018年06月26日 作者:张馨月 陈昱晓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学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团支部由56名青年学子组成。2017年,支部两个团队同时获得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018年,经校内推荐、省级遴选、网络投票等多个环节,该支部被正式确定为2017年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

他们潜心科研,专注学术,有时却有些“不务正业”——热心实践,把所学用于课堂之外;走进课堂宣讲、进行公益调研……他们用烂熟于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他们以个体的微薄之力向人们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可以卸去教科书上严肃的面具,在个体生命里鲜活,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熠熠生辉。

理论研究,扎根中国大地

作为骨干力量参与编撰学术论文集数十本,论文百余篇,其中数篇国内外顶级期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学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团支部的56名学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力量。他们不仅在图书馆里查阅文献、奋笔生花,还走出研究室,走进川大思政课堂,通过视频、动漫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川大本科生宣讲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们第一次进课堂的时候还挺担心的,觉得理工科的学生对哲学理论不太感兴趣,可能会冷场。”回忆起开展过的思政课宣讲,支部成员费丽说。

于是在宣讲的过程中,他们有意拉近马哲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以‘资本主义’、‘工人运动’等耳熟能详的大众用语引入,说明这些概念在马哲中的出处、含义乃至沿用历史。“没想到最后效果挺好的,不少学生都表示在听了宣讲之后,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亲近了。”

团支部书记郭林介绍道,除了进本科课堂宣讲外,支部内部也常常开展各类专题讨论。他们注重把党的最新精神学习与专业课程学习相结合,在党的最新精神学习中联系理论知识,在理论学习中提高知识水平,在专业课的探讨中穿插各个时政要点,从而进一步提高支部团员青年的综合素质。支部成员秉承“在马信马”“在马研马”的信念,尽己所能让更多的人深刻感悟到马克思主义的力量。

“以人为本”,我们在路上

2016年暑假,团支部成员来到凉山昭觉县,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在四川省大凉山的深处,支尔莫乡勒尔村兀立在石壁嶙峋的悬崖之上,与白云相接,与蓝天相映,被称为“悬崖村”。

在“悬崖村”,支部成员深入到各级学校,和弟弟妹妹们谈学习、聊理想、话家常。在当地孩子们澄澈的目光里,马院的研究生“哥哥姐姐”们读出了孩子们对知识的热切渴望以及对未来的殷切期盼。

在当地,经济的萧条与观念的滞后,让这里的孩子在读完初、高中后便多早早辍学,进入社会工作,扛起家庭的重担。孩子们纵是在校时期,亦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因为当地偏远的地理位置、微薄的收入、难懂的方言……无法吸引到优质的师资,当地教育面临困境。

为改变支尔莫乡勒尔村的教育困境,支部成员先后三次进入勒村调研,提出了“内部挖掘”(培养本地老师,充分发挥本地人的语言理解、地缘感情等优势)的师资困境解决措施,并形成详实的调研报告,上交到凉山州教育局,为政策的制定与修改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

“马哲的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以人民为主体’,中国气派的马哲研究更是突出‘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中国的每一片土地,每一个群体,不只是句理论,它在实践中,而我们,一直在路上。”支部成员张瑾同学说。

未来可期,行路永不止息

目前,支部成员都即将毕业。据班长张莉介绍,支部里将近三分之一的同学选择了读博,他们希望能够继续深入自己的研究领域,更好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服务社会。

“现在人们容易有一种偏见,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空中楼阁式的纯理论研究。其实不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经世致用的一面。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它深刻地影响着许多其他领域著名学者的研究,哲学家萨特、历史学家沃勒斯坦,甚至于社会学与经济学家马克思·韦伯,他们无不受益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哲中潜藏着的更多的宝藏将被挖掘出来,对个人、对社会产生更多积极的影响。” 郭籽实、朱元南、魏倩等同学在《管理世界》、《教学与研究》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A刊上发表数篇高质量论文,并准备继续深造读博,聊到未来的期许与规划,他们信心满满。

支部的其余的同学选择了就业。他们多在各类国企、央企从事党建、纪检工作,或是留在高校担任思政课教师。

而郭轶飞、田小波等则同学选择加入了选调生队伍,他们将理论化作实践,在各单位各部门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为社会发展献策献力。面对条件优渥的一线城市就业机会,田小波不为所动,倒是唱了一回“反调”,选择前往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工作。“昭觉县的困境犹在眼前,我们马院人有责任、有义务去助力‘昭觉们’的突围。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能够有机会、有能力带领‘昭觉们’走出困境。”田小波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