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发轫走进川大讲思政课 与青年学子共话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

来源: 2019年05月31日 作者:王彦东 摄影 杨秀建

本报讯 5月19日,我校“空天大讲堂”暨“院士讲思政”活动在江安校区举行,中国空间技术专家、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走进讲堂,为川大师生作“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专题报告。

报告会前,校党委书记王建国会见了戚发轫院士,对戚发轫院士为学校师生作报告表示欢迎与感谢。他指出,2011年,为了响应国家航天强国战略,川大正式复建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戚发轫院士是我国航天领域著名专家,为解决卫星和飞船研制过程中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希望戚发轫院士关心支持川大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建设发展。

戚发轫在会见中表示,川大历史悠久,办学成果丰硕。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紧紧围绕航天领域的重大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基础科学研究,持之以恒坚持努力一定能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自己将心系川大,尽己所能,为川大航空宇航学科发展牵线搭桥,贡献力量。

王建国与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周志成院士以及学校有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和师生一起聆听报告会。王建国在报告会上为戚发轫颁发“空天大讲堂”——院士讲思政开讲嘉宾证书。副校长许唯临主持报告会。

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86岁高龄的戚发轫院士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史开始,深情回顾了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再到“探月工程”的中国航天发展奋斗史,讲述了当年鲜为人知的航天轶事,重温了中国航天人胸怀强国梦想、坚持自主研发、勇于攻坚克难的航天奇迹铸就史。

戚发轫指出,回顾我国航天事业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还创造了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60余年中支撑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生生不息的决定性因素,便是在奋斗中凝结成的中国航天人精神:一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二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三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正是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推动着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引领和激励着一代代航天人不断突破技术壁垒,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元老、多个卫星型号和“神舟”飞船的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的奋斗史就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史。上世纪60年代,他作为“航天十八勇士”之一,参与“东方红”系列卫星的研制,并担任“东方红二号”“风云二号”“东方红三号”等多个卫星的总设计师,创造了中国航天航空史上的多个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神舟飞船之父”。

“通过几代人6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具备了进入太空、利用太空、控制太空的能力,成为了航天大国。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的重任,落在你们青年一代身上。”戚发轫殷切寄语川大青年学子,把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国家民族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青年一代应有的贡献。平实的话语展现出戚发轫50多年来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呕心沥血的崇高品质,也激起同学们的敬重之情和阵阵掌声。

“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在贫穷落后的国内条件下,我们的研发人员克服各种困难,成功研制‘东方红一号’,靠的是坚定的信念,是国家、民族的需要,是强烈的爱国主义。”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举手,向戚发轫请教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人生感悟,戚发轫一一热情解答,精彩的解答赢得了师生阵阵掌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