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鸟东:扶贫路上的川大人

来源: 2019年07月09日 作者:应厚非 任静 资料提供 四川大学党委组织部

98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一批批热血奋斗的共产党员为中国人民的幸福前仆后继;在98年后的今天,依旧有这么一批不忘初心的共产党员,他们放弃舒适的工作环境,主动申请到祖国最需要人才的贫困地区,用知识、用热情为脱贫攻坚工作奉献青春,为贫困百姓谋发展、谋出路。

“七一”期间,四川大学赴广安市岳池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冯鸟东被授予广安市优秀共产党员、岳池县优秀共产党员,他也是全县唯一一位受表彰的挂职干部。本文想要展示的,正是冯鸟东在苟角镇石板坡村工作的日日夜夜。

■ 从高校教师到第一书记

2018年5月,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科员冯鸟东主动请缨赴岳池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担任岳池县苟角镇党委副书记、苟角镇石板坡村第一书记。冯鸟东在贫困山区长大,个人成长经历让他更能体会贫困老百姓生活的艰辛。

“由于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很担心自己做不好精准扶贫工作。”上任前,冯鸟东的心情是忐忑的,面对从高校教师到第一书记角色的转变,他担心自己能力不足,经验不够。如何尽快适应角色变化,对他来说是一大难题。

为了更好地带领苟角镇寻求发家致富路,冯鸟东决心从理论思想和专业技术知识两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他沉下心来,坚持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新思想,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党章。为做到心中有数,工作不掉队、不跑偏,冯鸟东同时认真学习脱贫攻坚的政策与业务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管理、经济、农业等知识。比如,为发展蔬菜种植业,他自学蔬菜种植技术,了解每个季节该种什么蔬菜,蔬菜种子该怎么选,每种蔬菜该怎么种等知识。

角色转变的另一大难题在于如何走进群众中去。由于语言、生活习惯的不同,刚到村上,冯鸟东跟老百姓的交流面临很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尽快摸清贫困家庭的情况,到石板坡村上任的第三天,冯鸟东便买了一辆电瓶车,用近1个月时间跑遍了石板坡村所有贫困户。他坚持吃住在村,经常利用晚饭后的时间到群众家中去话家常,了解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脱贫进度,跟贫困户一起商讨脱贫致富的路子。经过深入调查村情、民情和集体经济运行情况,冯鸟东在2个月时间内完成了《岳池县苟角镇石板坡村发展规划》《石板坡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方案》,制定举措,为所在村的经济发展提出可行方案。

“只有走进贫困村民家中,才能真正了解其家庭情况和存在的实际困难。”冯鸟东说。在工作中,他坚持百姓的事无大小,力所能及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在一次走访中他了解到一位社长跟一位村民因为修路占地问题产生了冲突,社长的老伴受到刺激引发高血压住进了医院。冯鸟东和村干部赶紧去医院看望,在探望过程中他了解到,社长家因为没有交通工具,家里的8头猪没法喂养,于是决定自己来做这位社长的“专职司机”,用电瓶车接送社长往返家里和医院。社长老伴出院后,冯鸟东又多次参与调解,最终化解了社长和村民的矛盾。

■ 为百姓办扎实事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谋发展。”这两句话一直是冯鸟东在脱贫路上坚守的信条。上任以来,通过“全覆盖”走访,冯鸟东进一步了解了村民们的“心病”,那就是交通和基础设施问题。为了改善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打造舒适、优美的村民健身环境,他带领石板坡村干部建设了300平米党群活动中心,并配置了13件健身器材,打造了文化室、卫生室、妇女儿童之家,安装36盏太阳能路灯,自来水入户153户……为解决百姓出行难的问题,他利用川大帮扶资金打通村里3处“断头路”,修建硬化水泥路2.2公里、碎石路4公里。

为实现石板坡村“高标准退出贫困”目标,冯鸟东还详细制定了“一户一策”发展规划,积极为危房户申请房屋改造和易地搬迁,为收入不达标群众申报低保、申请公益性岗位或合作社工作岗位。

除了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冯鸟东还带动村民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激发村民脱贫志气。石板坡村基础薄弱、劳动力缺乏,导致该村的集体经济发展举步维艰,村里唯一的一座白凤乌鸡养殖场也一直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为解决养殖场亏损问题,冯鸟东在原有的白凤乌鸡养殖基础上,深入研究规划制定出“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发展模式,规范养殖场管理体系,科学制定集体经济管理体系并积极寻求市场,进一步壮大养殖场规模。由于白凤乌鸡养殖成本高,本地消费水平低,白凤乌鸡的销售成了亟需解决的难题。为了完成1500只乌鸡的销售任务,冯鸟东来回奔波于川大和石板坡村,先后和校工会、学校后勤集团取得联系,制定乌鸡销售方案。最终确定由校工会向全校师生发倡议信并加大宣传力度,由后勤集团提供冷藏车和销售场地,解决了销售难题。2019年初,在他的努力下,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村里销售了白凤乌鸡1000多只,使得村集体经济毛收入达16万余元。为了让该养殖场长远发展,他还带头促进养殖场转型升级,将白凤乌鸡换成养殖成本较低,且适合本地市场的的跑山鸡。目前,养殖场60亩的扩建项目正在实施。

在担任石板坡村第一书记期间,冯鸟东还牢抓基层党建,利用川大定点帮扶石板坡村的契机,全力促成石板坡党支部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党支部结对共建,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并组织10余名农村党员到重庆大型农业基地学习考察,打造了一支党性强、工作能力突出的干部队伍。“过去,支部班子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我认为,改变落后面貌,支部必须‘强起来’‘硬起来’,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号召起来。”冯鸟东说。

■ 依靠学校做好“连心桥”

为了推动石板坡村的精准扶贫任务,四川大学提供了人力、财力、物力的全方位支持,通过冯鸟东的努力搭起了学校与石板坡村的“连心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石板坡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多次到村指导,学校通过人才帮扶、智力帮扶、产业帮扶等多种方式帮助完成石板坡村的脱贫摘帽工作。

为实现贫困户“高标准脱贫”,冯鸟东推动川大教职工和石板坡村的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为石板坡村未脱贫的贫困户和有特殊困难的贫困户找到了川大“亲戚”。

为充分利用石板坡村的土地资源,调动村民增收致富的积极性,促进种养殖业循环发展,在学校帮扶资金的支持下,冯鸟东牵头建设了蔬菜种植基地,采用“合作社+公司+带头人+贫困户”模式进行管理,用“订单式”生产的方式统一收购。冯鸟东还和川大后勤集团有关负责人沟通了蔬菜收购事宜,由村集体统一种植、收购蔬菜,直接供给川大食堂,解决了当地蔬菜的销路问题。同时引进专业蔬菜种植、销售公司,为村民种植提供指导,目前已经建立了7个蔬菜大棚,种植番茄0.8万株,种植海椒3万株,莲花白1.3万株。川大食堂收购石板坡村的蔬菜,让该村的蔬菜种植业慢慢有了起色,解决了农民销售的后顾之忧。

学校还提供智力资源,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规划村容村貌,规划山平塘的整治,规划路灯安装。同时促进“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让当地百姓从技术上脱贫、从思想上脱贫,有一技之长,防止返贫现象。为此,冯鸟东结合川大人力资源优势,在石板坡村办农民夜校,邀请川大老师给村民上课。针对部分因时间问题无法来上课的老师,冯鸟东还引入了多媒体网络教室,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为群众送去知识。“远程教育”和“现场授课”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农民夜校”不断取得实效,深受当地百姓好评。在办好农民夜校的同时,他还组织开展了各类文艺活动,2018年7月,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一行在石板坡村开展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学生文艺表演队在院坝里举行了“脱贫攻坚”专题文艺演出活动。冯鸟东说:“通过办好农民夜校和开展艺术活动,可以提升群众精气神,激发大家致富的内生动力。”

谈起驻村扶贫,冯鸟东说:“我时刻铭记着我是代表组织、代表川大为人民服务,必须完成组织给我的任务,并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谈到石板坡村在脱贫任务上取得的成果,冯鸟东却把功劳首先给了学校,“我是从川大出来的,学校在石板坡村脱贫过程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学校对石板坡村养殖场业和蔬菜种植业的支持,没有川大师生对村民教育的投入,石板坡很难取得现在的成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