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26日,教育部调研专家组到我校调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巴蜀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建设情况。专家组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秘书长曹瑛带队,第五届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周荫昌教授,湖南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刘大维,首都师范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苏寄宛教授,四川省教育厅体卫艺处负责同志共同组成。专题调研包括实地考察和调研座谈两个环节。
当日上午,专家组来到我校人文历史博物馆,实地考察了民俗陈列馆及石刻艺术陈列馆,感受了古代巴蜀人民的生活。
随后专家组一行来到江姐纪念展,了解我校校友江竹筠烈士和巴蜀近代部分革命英烈的事迹。专家们在参观时表示,川大办学历史悠久,培养出一大批革命志士,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慷慨就义,希望学校充分利用好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在中华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舒大刚向专家组介绍了研究院的建设情况,着重介绍了学校巴蜀文化研究成果。专家组表示,川大巴蜀文化研究成果丰富,集中体现了巴蜀文化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在文化研究院内,专家组还观看了文新学院巴蜀文化研究社的扇面绘画展示和艺术学院的巴蜀文化书画展示,并与同学们进行亲切交流,了解学校巴蜀文化类社团的建设发展情况。
在中华文化研究院会议室,召开了巴蜀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建设座谈会。教育部专家组,省教育厅负责人,我校副校长张林,中华文化研究院、宣传部、学工部、团委、教务处、社科处、文新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基地老师等参加了座谈。
张林代表学校致辞并简要介绍了我校坚持立德树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情况。他指出,川大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全方位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承与创新,川大积极申报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成立中华文化研究院,开设巴蜀文化相关课程,出版一系列巴蜀文化著作。张林表示,我校将继续以传承发展巴蜀文化为立足点,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紧抓新文科建设契机,协同利用多方力量,打造优秀巴蜀校园文化,加强对学校巴蜀文化传承创新工作的国内外推广,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传承发展。
学工部部长陈森向专家组汇报我校巴蜀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建设情况。舒大刚代表巴蜀文化传承和创新基地专家发言。
在听取完汇报后,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唐克红充分肯定了我校在传承发展巴蜀文化方面做出的努力与成绩,建议我校进一步加强人文历史博物馆和江姐纪念展陈的建设,在四川省第九届大学生艺术节、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等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曹瑛指出,川大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坚持抓好课程建设,进一步向学生开设文化类选修课,将中华优秀文化课程纳入学校公共课程体系,加强学分管理;在文化发掘方面,要立足于西南地区,突显巴蜀文化地域特色;在发展交流方面,要充分利用政府、社会及学校各方力量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在辐射带动方面,要发挥高校在文化研究传承的引领作用,带领本地区各部门做好文化相关工作。
周荫昌表示,相信川大在项目建设中能够做到潜心育人、深入开掘、综合利用、面向社会、服务学生,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未来建设方面,希望学校进一步阐明文化创新的内涵,明确文化创新的指向,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