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川大 锵锵凤鸣——《人文川大》网站开办16年随记

来源: 2019年09月27日 作者: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戚亚男

在四川大学官网上有一档介绍学校人文历史的《人文川大》网站,该网站从开办至今已有16个年头了。由于网站以人物故事、老照片、老视频等资料入手,为大家从另一个角度呈现出川大多层次的历史,因而成为人们了解川大的一扇窗口。

1.创办网站的缘由

1994年四川大学与成都科技大学合并,2000年,又与华西医科大学合并,四川大学成为了具有文、理、工、医等十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对于这所全新的且有百年历史的学校,我们都要有新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想了解原来三校的历史,为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中心网站上先后开办了以介绍学校人文历史的《老华西》(2003年开办)、《老川大》(2011年开办)和《老工院》(2012年开办)的网站。

2013年4月,《老华西》、《老川大》、《老工院》以及新增的《今日川大》整合为一个网站,取名为《人文川大》,更全面地向公众介绍川大的校园文化。

2.栏目的内容

《老华西》、《老川大》和《老工院》从一开办就确定了以介绍三校的历史、人文故事为主要内容,网站由“往事追忆”“老照片”“老电影”和“人物志” 构成,追忆学校的人文历史故事,为大家展示川大深厚的文化底蕴。网站通过刊载原创专题文章、专题记录片、专题摄影报道、读者投稿,以及收集一些文化名人撰写的有关川大的文章,从不同的层面来展示学校百年来的历史。通过不断的上传新的内容,使该网站越来越充实,越来越具有可阅读性。

新增的《今日川大》,由“我们的校园”“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学生”和“我们的校友”四大板块组成,向大家展示当下川大校园风光、川大老师风貌、川大学生风采、川大校友的辉煌。更接地气的向公众介绍川大的校园文化。

从2013年4月整合成《人文川大》上线至本文撰写时截止,本网站点击浏览量已达100多万次。

3.学校及专家对网站的支持

网站开办以来就得到了学校的肯定与支持,2005年12月5日,四川大学议事纪要第128期,专门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开办的医学教学资源网站做了批示,同时指出要在网站上通过《老华西》栏目“介绍宣传我校华西医学历史文化”。

2012年初,在设计和制作“老工院”网站时,想请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徐僖院士来为网站题字。可是,院士的字可不是好求的,怎样才能得到繁忙的院士的墨宝呢?笔者与徐院士的秘书联系,请她转告徐院士《老工院》网站想求字的愿望。殊不知,这次求字为网站获得了意外的可书可写的人文故事。

没想到徐院士很快就叫我们去取字。笔者如约去徐院士办公室,徐院士很热情的接待了笔者。笔者原想徐院士时间珍贵,在他办公室里不能待久了,拿到他的墨宝后,谢过他,很快就该离开。然而,百忙中的徐院士没有先把他的字给笔者,而是给笔者泡了一杯茶,让笔者与他面对面的坐下来与他摆龙门阵。徐院士从他年轻时到美国留学时讲起,聊他如何在美国学习,回国后在重庆建中国第一个塑料厂,来四川化工学院(成都工学院的前身)筹建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塑料工学专业,搞科研,为部队和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最让笔者记忆犹新的是徐院士讲述他在美国求学的经历:1947年徐僖考取了中华教育基金董事会公费留美学生,他背着30公斤国内丰富的特产五棓子到美国去继续研究制造塑料。在美国宾州李海大学化工系,经过一年的反复实验,徐僖终于在实验室首次试制成功五棓子塑料,并写出了论文,获得了硕士学位。随后,徐僖为了掌握塑料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放弃攻读博士学位,应聘到柯达公司精细化学药品车间工作。他利用休息时间查阅资料,完善塑料的生产技术和工艺。1949年5月,徐僖带着在美国学习的技术回到了重庆,开始了他的塑料工程生涯。

最后,徐院士才与笔者共同从他题写的多款“老工院”,以及他的签名中,选定一组作为网站的标题。年底我们就推出了以徐院士题写标题的“老工院”网站。之后,我们在制作有关川大老建筑的系列专题片中还采用了徐老师讲的这段故事。

4.栏目的影响力

《人文川大》网站一经推出就引起了校内师生的关注,大家时常上网浏览,还向栏目投稿,尽管没有稿费,大家还是很热情的支持网站的发展。

2013年11月,校欧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竹渝赴波兰华沙大学访问,应东道主的邀请在做学术讲座期间,也向该校学生介绍川大学生的校园学习与生活状况,李老师向网站求助提供一些我校学生在校园里的照片,网站编辑从栏目里挑选了30多张照片,从新生入学在校生活、学习,到毕业离开学校的照片给李老师,让川大学生的风采在海外得到了展示。

2018年3月,华西校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英国友人,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副校长Dr. Andrew George,他的高祖父荣杜易是华西坝老建筑的设计者。Andrew George此次来川大的主要目的就是捐赠他高祖父荣杜易当年设计华西坝的建筑图纸等历史文献资料。捐赠后的第2天下午5点,Andrew George来到华西坝寻找高祖父当年设计的老建筑,深谙华西坝历史的《人文川大》网站的编辑受邀去给Andrew George解读这些老建筑。

《人文川大》网站还受到国内媒体的关注,该网站的相关人员多次应报刊杂志之邀,发表专题文章,电视台也请相关人员制作节目。早在2005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办主办、西部12省外事办联办的《中国西部》杂志的编辑看了《老华西》网站后,特邀该网站编辑为杂志撰写《华西坝上的老建筑》和《中国牙医之父——林则》两篇文章。

2012年5月31日,川大校友红学专家周汝昌在北京逝世,《老川大》网站编辑应《成都日报》副刊“天下成都”编辑之特约稿,撰写了《周汝昌:红学泰斗的成都缘》一文,6月4日《成都日报》刊发了该文,以此来纪念川大老校友——红学专家周汝昌。

2013年5月,四川大学9栋老建筑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网站编辑应《成都日报》副刊“天下成都”特邀撰写“华西坝老建筑”系列13篇文章。文章从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每周在《成都日报》上刊登。

从2012年到2018年,《人文川大》网站编辑被《成都日报》副刊“天下成都”栏目特邀撰写了35篇介绍川大人文历史的文章,共计12万多字。

2015年8月,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成都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新闻背景”栏目制作了“大后方:成都抗战记”专题片。电视台专门采访了《人文川大》网站编辑。编辑向记者介绍了抗战时期南迁到华西坝的南京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山东齐鲁大学与华西协合大学的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一系列抗日救亡运动。本专题片在201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日播出。

《人文川大》网站开办以来,除了受到校内师生和国内媒体的关注外,同样也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他们有的联系网站编辑为市民开讲座,有的寻求帮助。

成都市群众艺术馆举办的 “成都故事·百家谈”,是一档专门介绍成都历史文化的公益讲座,从2006年9月开讲以来,每周邀请一位本市专家与学者为市民讲成都的人文历史故事。同年12月,《人文川大》网站编辑应邀在“成都故事·百家谈”上做《百年华西坝》讲座。次日《成都日报》刊登了题为《川大专家昨日解密华西坝——华西坝为啥中西合璧?避免被毁!》的报道。

从2006年到2016年,《人文川大》网站编辑每年都被邀请到“成都故事·百家谈”上做讲座,为市民讲川大的人文历史故事。抗战期间日军对中国许多城市进行多次轰炸,成都也在其中,造成了5千多平民的死伤。1939年6月11日,旁晚7点过,27架日本轰炸机前来轰炸成都,有四枚炸弹落在了华西坝上,华西协合大学理学院制药系学生、五大学国际救护队队员黄孝逴,在参加救护队工作时被炸当场身亡。

2013年2月14日,成都大轰炸对日民间诉讼索赔团通过《老华西》网站编辑寻求当年学校黄孝卓学生在华西坝被日本轰炸机炸死的一些证据,以利于随后去日本法庭开庭时提供证据。网站编辑积极配合诉讼索赔团寻求证据,最终找到了当年黄孝卓遇害的具体地点,并拍照取证。

川大校友、文学家巴金一直都是学术界研究的对象,刊登在《人文川大》网站里的《卢剑波——巴金眼中的“中国甘地”》一文,被上海巴金文学研究会收录到该会的研究刊物《巴金研究集刊卷9 珍藏文学记忆》里,2015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发行。

5.结束语

《人文川大》网站开办16年了,看到有这么多读者浏览网站,这么多有关川大历史文化内容走出了校园进入了新的媒体,再向更多的读者推出了介绍川大历史文化,我们是很自豪、很高兴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