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第二十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简称“吴杨奖”)颁奖典礼在首都医科大学举行。我校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教授、华西第二医院张伶俐教授荣获该奖项。本届吴杨奖共评选出15位为中国医药卫生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工作者,包括基础医学领域2名,临床医学领域6名,公共卫生领域2名,药学领域4名。
李为民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的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首次揭示了我国年轻非吸烟肺癌的分子特征,重新界定了肺癌高危人群;利用多组学全面探讨了肺癌演进分子机制,首次发现了肺癌诊治的关键分子靶点;多维度系统研究了肺癌早期诊断方法,首次发现了肺癌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建立了“重视高危、规范筛查、系统评估、精准诊断”的肺癌早诊体系,使肺癌早期诊断率由15%上升到46.3%,显著改善了肺癌诊疗现状。因在肺癌发生发展领域系统创新的工作,李为民教授获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主持各级科研项目超3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经费总额超5900万元。团队先后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名第二)及中华科学进步一等奖1项。在Mol Cancer、Clin Cancer Res、Cancer Res等发表SCI论文100多篇,已获得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9项,自主研发出DeepLN肺结节智能检测定性系统、肺癌智能病种库。秉承“家国情怀,平民情感”的华西文化,李为民教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多次呼吁将高危人群低剂量螺旋CT的肺癌筛查纳入医保的报销范围,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率,改善肺癌五年生存率。
张伶俐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儿童用药研究。率先构建的儿童合理用药评价指标和方法学体系,为解决儿童用药证据急缺难题提供了后效评价工具和研究方法;开展的国内首个儿科超说明书用药研究纳入人卫出版社《循证医学》研究生教材,是中国首个儿科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制订的技术支撑。受国家卫计委药政司委托牵头制订了我国首个需优先研发的国家级儿童药物基础清单、牵头起草的“促进创新和获取优质、安全、有效和可负担的儿童药物”国家提案获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受联合国邀请作为全球唯一医院药师做儿童药物可及报告,获人权理事会和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高度好评;代表中国出席WHO改进药物获得性良好管理双区域磋商会并做儿童药物可及报告,获与会国代表高度好评,提升了中国在儿童药物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基于在儿童用药领域的系统和创新工作,张伶俐教授担任国际合理用药网络中国中心组高风险药物管理组组长、国家卫健委儿童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循证药学专委会主任委员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课题35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0余篇。
吴杨奖由国家卫生健康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利用社会资源与强生公司所属的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于1994年共同设立,以表彰在发明创造、基础研究、应用转化研究以及最佳临床实践等方面贡献突出的优秀医药卫生工作者。吴杨奖以其科学、严格的评选程序,严肃、认真的评审态度,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非政府医药卫生奖项之一。1994年至今,共419位杰出学者获此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