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我校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两门在线开放课程《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传染病防治与健康)》(课程负责人:白浪)和《Diagnostics(诊断学)》(课程负责人:万学红)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国际课程平台首批上线课程。
在全球高校因疫情纷纷转入线上教学的形势下,4月10日,教育部高教司召开视频会议,吴岩司长作了题为《应对危机 化危为机 主动求变 做好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及课程资源建设》的报告,明确提出“推出在线教学国际平台,为学习革命作出中国贡献”的要求,“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等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纷纷推出国际课程平台,鼓励各高校对已有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级来华留学生品牌课程进行梳理,选送包括医学和疫情防控相关课程在内的八类课程,向世界免费提供优质课程和教学服务。
在国际课程平台首批上线课程名额有限的情况下,经学校指定和学院推荐、课程团队精心准备、高等教育出版社审查遴选,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2019年已上线的在线开放课程《传染病防治与健康》和国家级来华留学生品牌课程《Diagnostics》被确定为“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国际课程平台首批上线课程。两个课程团队随即启动了课程上线筹备工作。当时尚在援鄂归来休整期的《传染病防治与健康》课程负责人白浪主任医师动员骨干教师进行字幕翻译,感染性疾病中心唐红主任特地为课程补录了《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章节;《Diagnostics》课程负责人万学红教授及骨干教师曾锐、左川、吕晓君等细致研讨课程重新剪辑制作方案。两门课程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困难,连续奋战,先后于5月5日、11日在“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国际课程平台正式开课。目前两门课程在线运行情况良好,为全球抗疫斗争和学习方式变革贡献了华西智慧和华西力量。
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另一门国家级来华留学生品牌课程《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妇产科学)》目前正在重新拍摄和制作中,将于6月作为第二批课程在“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国际课程平台上线。
(华西临床医学院)
华西临床医学院两门课程成为中国大学慕课国际课程平台首批课程
本报讯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时值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为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促进甘洛县农产品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帮助当地农特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形成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互利共赢的消费扶贫长效机制,我校依托教育系统消费扶贫平台“e帮扶”于5月20日开展了“大川聚爱,贫尽甘来”为主题的“e帮扶”线上农产品专场展销会。学校广大师生校友积极参与展销会,以实际行动助力消费扶贫,为脱贫攻击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教育系统消费扶贫平台“e帮扶”是高校在线集中展销贫困县特色产品的电商平台,旨在解决“消费扶贫”的信息不畅通、物流成本贵、供需不匹配等问题,成为高校扶贫的一大利器。为积极打开甘洛县特色农产品销路,促进当地产业改造,助力消费扶贫,我校积极响应入驻“e帮扶”平台,专门成立了学生扶贫志愿服务队,前期开展了产品设计、培训指导、数据分析、宣传推广、活动策划等一系列工作。
“大川聚爱,贫尽甘来”“e帮扶”线上农产品专场展销会汇聚了豆蔬、茶酒、菌茸荪、鲜肉腊肠、油米面、即时零食、手工艺品等60余种甘洛当地农产品。在5月20日线上活动前夕,学校自5月18日起在望江校区教育超市门口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农特产品线下展示活动。
农特产品线下展示活动中,扶贫志愿服务队师生在现场为老师们详细介绍产品及购买流程。据统计,通过线下展示和线上销售,此次展销会成交量喜人,截止5月24日,我校师生及广大校友购买贡献度达90余万元。
响鼓重槌,催人奋进。面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考形势,不惧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学校将全力推进精准脱贫工作,广大师生校友也将继续发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积极参与各种帮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