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口腔医学生“巧手养成记”

来源: 2020年11月09日 作者:金春晓、许春红

织毛衣,雕粉笔,刻橡皮……这些都是川大华西口腔医学院的学生们的必修课。他们如何做到如此心灵手巧?又为何要学这些“偏门技能”?记者今天就带大家看看华西口腔医学生“巧手养成记”。

激发兴趣:从课堂走向生活

为训练学生手部灵活性、提前为口腔医学生的临床及科研打下基础,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开设了口腔临床前技能训练系列课程。从大一到大三,该课程贯穿于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难度就像“打怪兽”一样节节攀升。

大一进行手部技能初训练。课程通过织毛衣、用镊子绣十字绣、雕刻粉笔等方法,提升同学们手部操作的灵活性,培养精细用手的习惯。

从选针选毛线开始,同学们一步一步地学习起针、收针、上针、下针……自从学了口腔医学,原来大大咧咧的男孩子,也开始拿起针线,做起了手艺活。织完毛衣就学雕粉笔。高脚杯、锁链、DNA螺旋、小人、玫瑰花……同学们总是能发散思维,超额完成课堂要求。

大二时学院又开展口腔素描课。通过绘制口腔颌面部解剖基础结构,包括牙体、颌骨、颞下颌关节、面部肌肉等结构,培养学生们对口颌面部解剖结构的观察能力,并提升素描能力。在素描课上,画完局部画整体,华西口腔的同学们说,那段时间看谁都“像看个骨架子"。

大三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军“口腔解剖生理学”。同学们开始学习口颌面部的理论知识、观察牙齿及颌面部标本、绘制牙列与咬合图、雕刻牙齿等知识,进一步掌握口颌面部的相关解剖结构和牙齿生理。理论知识学好后,大家又开始了用蜡块进行3D雕刻的技能训练。

当课堂上被激发的兴趣走向了日常生活,雕牙、雕鸡蛋已经不能满足口腔同学的野心,他们甚至对橡皮伸出了“魔爪”,做起了印章。不仅如此,同学们还通过做装饰品、做小玩偶等,积极创造美好生活的点缀。

巧手背后:专业、严谨、细致

从大一到大三,这门长达3年的“美术课”,经过老师们近十年的实训与摸索,广受同学们喜爱。

“课程不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指标,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其转变思维,从课程中去探索属于自己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任课老师李晓箐介绍,在学院和学校的支持下,教研室的老师们每年都在完善和改进课程内容。

“好多同学从一开始连刀都分不清正反,最后能在临床上独当一面。见证这么多学生的成长,我感觉欣喜异常。”任课老师余丽霞说。

2019级外科学硕士研究生韩文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经过几年的锻炼,他已从“家务小白”蜕变为在病房里游刃有余的一线医学生。

环环相扣的课程不仅锻炼了“手上功夫”,还提升了同学们的医学生素养——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堂课和每一个步骤。“小到上实验课必须穿白大褂,大到每一颗牙的尖窝沟嵴的方位,医生面对病人,方方面面都必须细致严谨,不可马虎。”李晓箐说。

2018级修复学研究生范琳认为,对于每天和天然牙、修复体打交道的医生来说,口腔解剖生理学是根基,不了解牙体,实际工作寸步难行。“对待病人的每一颗牙,都要注入灵魂,这样修补出来的牙,才既能满足病人的功能需求,又具有仿天然牙的美感。”

2014级口腔医学(八年制)佟佳儒印象最深的是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画了一页页的牙体外形、背了一遍遍的牙齿根管走行及数量让她意识到,每一颗牙齿都不能孤立地看待,每一颗牙齿都有其解剖形态的特殊性。

“走上临床之后慢慢发觉,所有的细节性知识都有被用到的地方,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感谢口解生教会我这些细节性知识。”佟佳儒说。

问及对系列课程的未来展望,李晓箐表示,如果有条件,希望能够让高年级学生回一次炉,“知识总是温故知新的,随着临床上的训练,可能手部操作已经不再是束缚,模拟天然牙形态、咬合、颜色成为了医生和患者共同追求的目标,带着临床体会,大家再来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也许会碰撞出新的火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