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谋划未来川大启动“创新2035”先导计划

来源: 2021年03月11日 作者:龙莉 摄影 何苗

本报讯 1月21日,四川大学“创新2035”先导计划启动会在学校明德楼召开。此次启动的“物质结构透明计划、未来医学港湾计划、天地一体与生态演化计划、信息软件与底层算法计划、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研究计划”五大计划,主要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顺应全球科技发展趋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结合区域特点,围绕物质与能源、生命与健康、生态与环境、信息与软件、文明与治理五大领域,按照“创新引领,布局十四五、展望十五年”的总体思路,在制定“十四五”规划中率先启动“创新2035”五个先导计划,以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为牵引,谋划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及时对接国家重大计划和成渝地区建设科技创新高地的重大机遇,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学科集群的创新发展,产生一批“从0到1”的原创成果,推动学校优势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川大力量。聘请多位两院院士和四川大学杰出教授作为先导计划的首席科学家。

四川省卫健委党组书记敬静、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品华、成都市科技局局长丁小斌、成都东部新区管委会主任惠朝旭、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李伟、四川天府新区科创和人才局党组书记石建等,校党委书记王建国、校长李言荣,魏于全院士、张兴栋院士、李安民院士、石碧院士,文科杰出教授曹顺庆、霍巍,常务副校长许唯临,副校长张林、姚乐野、褚良银及省市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启动会。会议由许唯临主持。

会上,褚良银代表学校介绍了计划的主要内容。敬静、杨品华、丁小斌、惠朝旭、李伟、石建分别代表各自单位对学校“创新2035”先导计划的启动表示祝贺,对计划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说,四川大学在全国率先启动“创新2035”先导计划既是对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抢抓机遇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聚焦大科学问题,突破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先行先试探索,必将引领区域的科技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省市区各部门将从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平台打造、科技人才引培、成果转移转化、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王建国、李言荣为首席科学家张兴栋院士、魏于全院士、石碧院士、李安民院士、曹顺庆杰出教授、霍巍杰出教授颁发聘书。

李言荣代表学校和王建国书记作了讲话,他主要围绕“学校为什么要做先导计划”、“如何做好先导计划”以及“做了以后会有什么效果”三个方面作了强调。他说,十九届五中全会习总书记明确提出科技要自立自强,要坚持“四个面向”,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这就把科技创新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建设“一极两中心两地”,川大作为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要有担当、要有作为,要更加主动地对接国家和区域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顶天立地的真科研、真贡献,在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过程中要勇于提出川大方案、敢于发布川大指南、真正做出川大贡献。同时,在国家新一期双一流建设中,川大要实现更高质量、更快速度的发展,就要去探索一条在我国西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在去年六、七月份开始制定学校“十四五”规划时就决定要率先启动“创新2035”先导计划。关于“如何做”,他说,五大先导计划都是以重大科学问题为导向,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牵引,在前期已有的优势学科基础、优势科研基础、优秀人才和团队基础以及与有关部委和省市良好沟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的基础上,围绕物质与能源、生命与健康、生态与环境、信息与软件、文明与治理五大领域首批启动五个先导计划,这些计划是集体的智慧,在形成过程中征求了包括学校学术委员会、文理工医知名教授、各学院等的意见和建议,现在这五个计划条件已基本成熟,有的已经开始在实施了。他说,我们要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学科集群的创新发展,走出一条以解决重大问题而牵引出的学科群的建设发展新模式,打破传统上单一学科、单一学院的科研组织模式,他说该计划将以首席科学家小组组建团队,把规划变计划、把指南变行动,以先导项目带动全校师生去思考、去聚焦、去解决大科学问题和核心难点技术的突破。关于“预期成效”,他说,通过五个先导计划的实施,以大科学装置和大平台建设为抓手,汇聚人才,形成具有引领性的方向,催生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全面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特别是在天府国家实验室、国家综合医学中心和成都打造未来科技城、未来医学城过程中做出川大人特别的贡献,为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川大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