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四川大学青年宣讲团由学校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研工部和马克思学院共同组织,由四川大学青年讲师团、百川青年学生宣讲团、博士生宣讲团共同组成。四川大学青年宣讲团包括了“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科创竞赛获奖学生、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等典型青年代表,他们于11月25日、12月1日、12月9日分别走进川大附小、成都七中林荫校区、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和成都石室中学文庙校区开展宣讲,从个人事迹出发,以小切口切入,用青年故事传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宣讲人员多元化、宣讲形式多样化、宣讲内容青年化,以面对面案例式分享等青少年喜闻可见的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宣讲受众既有“共鸣”又能“共情”,得到了受众的一致好评。
11月25日,“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四川大学青年宣讲团走进四川大学附属小学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挑战杯”国赛特等奖、机器人国赛冠军团队成员等学术科创的典型学生代表作为主讲人,以“科创先行,强国有我”为主题面向五年级8个班级开展宣讲。
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家辅导备课、修改完善宣讲内容的基础上,宣讲团成员结合受众特点,运用青年视角、青年方式、青年话语,采取案例式、互动式宣讲方式,向学生们阐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部署,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宣讲团成员结合学科特色和投身科创实践个人经历,分享了高科技自立自强与青少年的使命担当,为学生们埋下探索真知的种子,激发学生科创报国的志向。
其中,机器人国赛冠军团队成员杨子涵介绍了十八大以来我国从制造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型的实践探索,以及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阶段性成果,鼓励青少年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做到“强国有我”。“挑战杯”国赛特等奖团队成员张智朝从参赛项目“心相瓣”的研发过程切入,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医学技术的突破对于民生国策的关键作用。“挑战杯”国赛特等奖团队成员苗江海例举了嫦娥、神州、天宫一号等大家耳熟能详的航天案例带领学生们学习了“航天报国”精神。建筑与环境学院任玮楠、水利水电学院周子钰、华西临床医学院冯堃、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吕同泽、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罗小虎分别从各自专业的角度,从中国的基建建设、水电事业、医疗卫生、网络安全等方面介绍了最新科技成果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活动过程中,宣讲团成员和同学们积极互动,大家反响热烈。
12月1日,“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四川大学青年宣讲团走进成都七中林荫校区进行宣讲。全国高校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巡讲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丽鸽,“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获得者、化学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罗杰,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获得者、华西药学院本科生张智朝,以“踔厉奋发启新程,勇毅前行向未来——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为主题,面向成都七中林荫校区高中200余名学生代表开展宣讲。
王丽鸽围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如何赢得国家发展主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如何助力民族复兴梦想”“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如何赋能青年成长成才”三方面进行宣讲。根据其多年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王丽鸽用直观的数据和详实的案例让同学们深刻理解创新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铸就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助力国家持续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用生动的人物事迹鼓励同学们树立青春理想、勇担初心使命、锤炼过硬本领,以实干为桨、以创新为帆,奋力谱写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篇章。
罗杰与同学们分享了他积极参与支教工作、开展脱贫攻坚的故事。在凉山,他和支教团成员们一起在当地开展教育扶贫,为贫困学生募集物资、资助复学、普及汉语,亲历了凉山州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的过程。罗杰体会到,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底色是奉献与担当,要将个人的成长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张智朝从“嫦娥五号”、“蛟龙号”、量子计算机“九章”等我国在深空深海、量子技术等领域取得的科研成就讲起,解释了为什么关键核心技术要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他结合自己参与“挑战杯”竞赛和“心相瓣”项目研究的经历,分享了心得体会,鼓励同学们尽早树立“科创报国”的远大志向,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以实际行动肩负起时代重任,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奋勇前进,努力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宣讲会后,成都七中林荫校区的同学们深受启发。高2022级1班的杨子宸同学表示:“非常荣幸听到了王丽鸽老师和两位优秀的学长的宣讲。通过王老师的讲解,我进一步理解了‘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含义。两位学长也分别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为我们展示了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奋斗历程,让我深受鼓舞。”高2021级3班的罗岩熙同学表示:“作为青年,我们正是民族复兴路上的追梦人、责任人。我们将牢记使命嘱托,坚定理想信念,用先进的文化武装自己,为担负历史使命做好充足的准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高2021级13班的卢语琦同学表示:“青春逢盛世,奋斗驻华章。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我们要接过前人手中的接力棒,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12月9日,我校青年宣讲团走进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成都石室中学文庙校区开展宣讲。全国高校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巡讲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丽鸽,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周锐,“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获得者、化学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罗杰,以及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成员、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苗江海作为宣讲人,以“消弭农村数字鸿沟,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强国建设新征程 踔厉奋发永向前——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为主题,面向战旗村干部群众和石室中学的高中学生开展宣讲。
在战旗村,周锐围绕“消弭农村数字鸿沟,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主题,以全球宏观变化为背景,以详细的史实为依托,以中国农村变迁为着眼点,系统全面地回顾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从“乡村改造”到“乡村改革”再到“乡村振兴”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农村数字鸿沟产生的背景以及对城乡社会和谐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周锐进一步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家-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向战旗村干部群众分享了消弭数字鸿沟的意见建议。
王丽鸽、罗杰、苗江海赴石室中学文翁校区开展宣讲。王丽鸽以“强国建设新征程”为题,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三个维度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观点做出详细阐述。王丽鸽列举了钱学森、黄大年等科创报国典型人物事迹,鼓舞同学们用青春理想指引人生航向,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罗杰结合自己在担任学生干部、开展学生工作、参与支教扶贫、投身科研攻关的成长经历和感悟,向同学们分享了他对于“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深刻理解和生动践行。
苗江海以“砥砺强国志,用科技助力高端装备国产化”为题,结合自己参加“挑战杯”竞赛的经历,分享了他从关注“摩擦学”热点话题,到参与精密高效传动瞬态摩擦学调控技术研发,再到解决工业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无法国产化“卡脖子”难题的全过程,激励同学们树立“科创报国”的志向,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宣讲会结束后,成都石室中学的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投入到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争做新时代好青年。
据悉,四川大学青年宣讲之后他们还将走进眉山市太平镇永丰村、成都市蒲江县、凉山州甘洛县、成都市商业街社区等学校、乡镇、社区,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用青年故事传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青年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