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全过程的现实困顿与路径突破

来源: 2023年05月09日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胡芳 杨月荣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主要特征,习近平劳动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动力之源,在借鉴吸收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将二者相结合,不断培养“热爱劳动、诚实劳动、勤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大军等,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最新发展。但是当代存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互对立情况,“本本主义”劳动观在新时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已然存在,旧有的劳动观呈现出结构性矛盾,因而,新时代劳动观如何与时俱进,跟进时代潮流,需要将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是指以习近平劳动理论为基本内容,以劳动活动、社会实践等为基本形式,用一定的载体对其进行有目的、系统的、层次的影响,使其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育人活动。习近平劳动观作为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理论之基是高校学生保持本色辛勤劳动的精神动力,在立德立行、强健体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利于拓宽习近平劳动观路径,为创新劳动教育内容注入时代活力。但目前在复杂因素影响下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全过程中仍然存在现实难题,要打破资源配置不均、平台手段窄化、理论话语晦涩等现状,廓清高校学生的劳动价值迷雾,需要坚定习近平劳动观的“理论自信”,让习近平劳动观在高校劳动教育过程中更加“聚人心、接地气”,培养“脚踏实地、热爱劳动、善于劳动”的新时代最美奋斗者。

一、新时代存在的几种错误劳动观

1.“本本主义”的劳动观

“本本主义”劳动观是指不分析劳动形式的变化发展,按照旧有的劳动观念生搬硬套,拒绝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具体表现为,高校存在用原有的劳动观教育学生,传统的劳动观认为从事脑力劳动的工作者似乎得到全社会的认可,而体力劳动者则被视为是“看不起”“鄙视”的工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互对立的情况。或者对劳动技能培养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这主要是高校存在劳动教育观念陈旧,不能与新时代现代化发展相适应。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的劳动观

部分高校将知识劳动不看成是一种劳动形式,故而在部分高校当中宣传体力劳动,具体呈现为让部分学生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或者专门开垦荒地让学生从事劳作,就其实质来说,本质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红红脸”“出出汗”的本质不是将两种劳动对立起来,在高校劳动教育过程中更不是将两种劳动观对立起来作为宣传的对象,而是在学习之余让更多的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感受农业劳动的辛苦,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3.知识结构性矛盾的劳动观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需求与劳动力培养存在结构性矛盾,劳动者就业方式与就业形态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存在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培养之间结构性矛盾,对此劳动之间结构性矛盾认识不清会呈现出劳动技术快速发展,而部分劳动者能力不能应对先进劳动技术的需求,同时知识性结构矛盾突显,突出表现为高级技能型人才与就业岗位和事业人员就业困难并存,大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能力难以应对先进的新兴产业发展,旧的农业劳动力结构与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新型劳动技术不相匹配等。另一方面,存在劳动者就业方式与就业形态之间矛盾。呈现为劳动力市场存在“短缺”与“过剩”并存局面,企业用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这主要是因为高校劳动技能培养与社会劳动力需求相脱节,部分大学不愿意从事低端产业或者生产类工作,部分学生难以形成正确劳动观。

4.“刻舟求剑”的劳动观

新时代劳动观要与时俱进,跟进时代潮流。新时代劳动观要求高校树立现代化的劳动观念,更加体现现代化和专业化特点,用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劳动观教书育人。但是就现在劳动教育而言,存在跟不上时代潮流情况,具体而言,并不是正真的耕地劳作才算劳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等其它产业当中应用,就需要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劳动者,而高校作为培养先进劳动者的集中地,应该跟新劳动教育理念,让知识型劳动和技术型劳动蔚然成风。作为科学的劳动观要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培养符合时代潮流的高质量劳动者。

二、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全过程的现实困顿

1.资源匹配:资源整合与配置难以形成“内外合力”

一是高校劳动教育资源互补与综合兼顾不足。当前高校在优化习近平劳动观、劳动实践活动、劳动课程教育等方面的互补性结构空间较大,对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整体调节与调整功能优化相对不足,对课堂教育资源和劳动实践资源缺乏统筹性顶层设计,形而上认为劳动教育只是单纯的讲清楚劳动技术理论,难以形成互补综合式的利用劳动资源能力。二是高校理论与实践资源联合不强。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导致校内劳动教育理论资源集聚而劳动实践资源相对匮乏,存在高校只是单纯的进行习近平劳动观理论灌输或者狭隘的将劳动教育理解为传授技能,在劳动实践方面重视不足,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资源整合模式。三是高校显性与隐性劳动教育资源整合不够。将习近平劳动观当作一种“软科学”只进行课堂讲授或者理论解读的情况依然存在;将劳动精神融入“发力出汗”“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劳动实践方面还不到位;将习近平劳动观与劳动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相结合来厚植学生劳动情怀方面依然具有很大空间,因而难以产生一种打动学生心灵并催生劳动自觉的激素。

2.手段方法:运用多样化劳动平台的手段方法相对较弱

一是拓展劳动实践平台能力较弱。目前高校学生劳动实践途径主要是毕业实习、志愿活动等,劳动实践平台在共用实践基地、互助实验器材方面缺乏协作意识,对网络智能、高端装备等新的专业领域涉足较浅,依托企业建设完整的、靠近技术前沿的实习、实践基地相对不足,存在窄化学生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存在高校劳动实践平台滞后于社会劳动技术需要;存在部分学生虽然掌握了新的劳动理论方法但在实践中对这种新方法、新技术应用能力不强。二是劳动教育课程平台建设不足。高校在开展专业课程类、素质教育类实践平台建设方面缺乏趣味性、互动性、专业性,在主课设计上难以与社会所需求的复合型劳动创新人才融合共生,高校讲授的劳动理论知识游离于实践操作之外,主课与副课之间难以灵活调整同步共行,这主要是因为劳动教育规律与社会需求规律决定二者在高校劳动教育中难以形成互惠共赢契合点,导致高校劳动教育缺乏社会实践动力难以形成整体合力,是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一大难题。三是网络育人平台应用能力不强。将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需要各个网络平台协同发力。当前部分高校虽然利用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开展劳动教育,但在网络产品内容设计上缺乏青春力量,很难抓住高校学生的兴趣点、需求点;用微视频、微语言、微故事等完整的、系统的分享榜样人物事迹的能力较弱。此外,当前高校的劳动教育宣传主要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宣传等传统宣传手段,导致社交媒介平台与传统媒介之间在劳动教育手段方式上协同发力不足。

3.话语形式:劳动话语与主体需求融合度相对不足

一是劳动话语内容“碎片化”遮蔽原生态话语完整性。在习近平劳动观教育中,高校注重理论说教和千篇一律的“劳动口号”的重叠输出;或者简单的将习近平劳动观等同于“劳动精神”;或者断章取义从网络空间获取劳动话语内容来曲解原有话语的“本真”,使劳动话语内容难以突破“碎片化”话语巢白来构建起完整的话语宣传体系。二是劳动话语注重单向灌输缺乏亲和力。单向度的理论灌输导致教授者缺乏理论创新和话语的“时代化”转换,容易形成话语亲和力“渐离”而被冠之以“枯燥”“无味”等标签,空洞的“文本灌输”容易挤压高校学生劳动兴趣,导致高校学生即使“顿悟”劳动理论真谛也会使劳动实践创新成为“空中楼阁”,存在契合高校学生个性需求方面的劳动话语内生动力不足情况。三是技术赋能引发劳动话语语境离散。劳动话语语境是在网络空间中进行劳动“宣传、教育”等活动场景。在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能够精准把握人们对劳动信息的需求,也会根据信息浏览提供用户个性偏好的内容,长此以往容易形成“信息茧房”将劳动空间分割成若干个小的“劳动圈子”,将主流劳动观念隔离在“圈层”之外,随着“圈层”不断扩大,“各个‘圈子’之间博弈愈发激烈,通过‘圈层’之间互贴标签不断的将习近平劳动观的语境‘离散’”,引发劳动观教育的网络空间窠臼。

4.劳动价值:难以厚植高校学生劳动育人合力

一是对厚植高校学生劳动情怀考虑不周。习近平劳动观具有深刻的理论性,尤其是作为最新理论以文件形式传达时会显得比较抽象,难以实现习近平劳动观与高校学生同频共振、深度融合。“撸起袖子加油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等这种可以“触摸的”、感性的生活化“标签”逐渐减少,导致习近平劳动观价值魅力难以展现,习近平劳动观所体现的价值情怀难以融入到高校学生日常劳动生活当中。二是文化虚无主义中的“劳动精神”虚无情况依然存在。文化虚无主义除直接否定劳动创造美的主流劳动文化外还会以错误思潮的面孔出现,强调用西方普世价值来曲解劳动精神,呈现“娱乐至死”“躺平”等群体标签,并借用调侃式、媚俗化的言语插科打诨,对劳动成果视而不见同时还会吹捧和幻想“不劳而获”的黄粱美梦,这种虚无的“精神图谱”以否定“劳动创造美”来弱化劳动精神达到削弱高校学生劳动情怀的目的。三是部分高校学生劳动信仰缺失导致现代犬儒主义倾向严重。“现代犬儒主义是以‘极致利己’为人生信念、以委曲求全为处世态度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在怀疑自己劳动技能基础上面对艰苦奋斗选择妥协,游弋于虚拟幻想之中并以“看客”心态逃避焦虑,最终陷入自我迷失的泥潭出现精神危机。

三、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全过程的路径突破

1.强化习近平劳动观教育理论熏陶

一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哲学高度指出劳动是人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前提,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阐明劳动促进社会进步和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要坚持生产劳动、生活劳动、服务劳动等劳动多样性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指导相统一,不断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理论基奠。二是用习近平劳动观引领高校劳动教育航向。新时代加强高校习近平劳动观教育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用专题讲解方式讲清楚习近平劳动观的内涵要义,鼓励学生在借鉴他人经验基础上尝试探索新的劳动技术,不断寻找习近平劳动观和劳动教育的结合点。三是用艰苦奋斗劳动精神厚植学生劳动情怀。习近平劳动观的核心元素是培养人们艰苦奋斗的实干作风和敢为人先的创新内核。要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不断引导高校学生亲身实际感受劳动的艰辛,领会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要意。

2.形成“内外合力”资源整合模式

一是统筹兼顾高校劳动教育资源互补与综合。互补与综合是两种及两种以上资源取长补短形成综合利用的合力。高校要依据自身优势整合不同的课程资源,打破各个学院、就业创业中心等各自设立的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操作课程壁垒,在设计一套以习近平劳动观教育为主导的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的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结合各个学院、各个学科差异性实现多学科联通。综合利用高校师资资源重点培养学生劳动理论、讲授劳动技能、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形成理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实践操作优势互补。二是实现高校理论与实践劳动教育资源联合。高校劳动教育从理论延伸到实践单凭高校本身很难满足当前劳动育人要求,这就需要共享校内外劳动实践资源来实现“产学研”统一,不仅要发挥习近平劳动观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不断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夯实理论基础。三是实现高校显性与隐性劳动教育资源整合。要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注重校园劳动文化宣传;要邀请劳动模范以形象、生动、鲜活的案列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注重学生劳动精神的孵化,实现隐性和显性资源整合。

3.锻造更加接地气劳动教育话语场 一是打破话语“隔阂”提升理论话语内气。将学懂弄通习近平劳动观作为高校劳动教育关键一环,必须把习近平劳动观“讲出来”,在分析其潜隐在字里行间的理论、方法、意蕴基础上将理论性话语通过解读、分析转化成为通俗话语,并不断对习近平劳动观理论进行发展、创新和丰富,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原生态话语”与“创新话语”有机统一,使习近平劳动观的“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二是关切学生内在需求增强生活话语文气。借鉴吸收其他“话语”形式的合理内核,抓住网络媒介发展机遇,积极回应学生的真实关切;改变生活劳动话语空洞说教、晦涩难懂局面,创造“撸起袖子加油干”等浅显易懂的生活话语,针对“不劳而获”“躺平”等“杂音论调”要敢于亮剑,让“劳动创造美”等话语深入“寻常百姓家”。三是聚合网络信息技术增强网络话语底气。要学会借用网络信息技术驾驭劳动教育话语场,深度挖掘高校学生网络行为,依据海量信息和标签化数据分类对其进行精准画像,依托社交媒介平台“把握人们情感诉求,推进习近平劳动观教育向通俗化方式转变”。

4.拓宽平台不断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一是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平台契合点拓宽合作路径。突破“理论育人”与“生产用人”之间矛盾,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的新范式,做到学校与企业互联互通,实现劳动理论教育与企业生产实践相融合,达到“校企共建、共享、共赢”的理想状态。二是拓展高校劳动实践平台提升实践效用。高校要进一步整合劳动实践活动资源,不断向企业定制专业实习空间、向社会实践基地定制实践活动空间、向社会志愿服务团体定制志愿服务空间,逐步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精准化的独具特色的能有效满足高校学生劳动需求的劳动实践活动,让习近平劳动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展现育人效用。三是网络信息技术赋能增强网络育人平台趣味性。高校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开展习近平劳动观教育,抓住高校学生兴趣点和需求点打造切近生活、切近实际的网络育人产品,用公众号、短视频等形式寓教于乐,将简单的劳模形象具象化、场景化,将劳模精神转化成为具有趣味性文化产品,提高网络育人平台吸引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