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年04月11日 作者: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些高尚美好的词语,都被用来形容我国一位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
2017年1月8日,归国7年,一直不分日夜工作,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的黄大年,终于不得不停下了追赶的脚步。胆管癌手术后的并发症将他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了58岁。
然而,“黄大年”三个字,早已不仅仅是一个人名,它更是一种精神,是一位科学家对祖国深沉的热爱,对科学事业无比的热忱,对学生后辈真切的关怀……
黄大年辞世后,全国掀起了学习黄大年的热潮,习近平总书记对学习黄大年精神作出重要批示,教育部开展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倡导广大教师持续向黄大年学习。
在川大,也有一个黄大年式的教师团队。
30载坚守,
她致力解决全中国的“吃饭问题”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遇到一项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仅依靠氮肥产出的农作物“苗壮实不壮”,农业生产水平提不高。“壮果实”的磷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但当时的生产技术无法从我国中低品位磷矿中生产磷铵,国家只能花大价钱从国外进口磷铵 。
这关系到全中国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国家亟需找到一条自给自足磷肥的全新道路。但十余年时间里,都没有更好办法。
80年代初,四川大学一位女科学家的坚持与奋斗,让大家看到了曙光。
这位女科学家叫钟本和。她带领科研团队,潜心十余年,坚守三十载,解决了我国自给自足生产磷肥的关键技术问题,改变了我国中低品位磷矿不能生产磷铵的历史,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基础。
“国家的磷矿都在西南,解决磷铵生产问题是我们的责任。”钟本和说。她毅然放弃出国进修机会,无数次跑工厂了解生产实际问题,没日没夜查阅资料文献, 终于创造性地提出了“料浆浓缩法制磷铵新工艺”。该新工艺能够从中低品位磷矿中高效生产磷铵,我国实现磷肥生产的自给自足几乎胜利在望。
然而,当时的学界几乎没有人支持她。“大家可能觉得国外发达国家又不傻,他们都没用‘料浆法’,你这么做能行得通?”但是钟本和不服,她认定的事情就会坚持到底,因为“这是国家需要的,而且我觉得行得通!”
顶着压力继续埋头苦干。没有经费,钟本和就贷款,利用自己在工厂的资源去山里的厂区做实验;时间紧迫,钟本和就和同事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好几个春节都不回家;别人不理解,钟本和就苦口婆心,一遍又一遍地宣传新工艺的意义,以期获得更多资源来促成实验的成功。
终于 ,实验获得成功!钟本和领衔团队首创的“料将浓缩法制磷铵新工艺”,结束了国产中低品位磷矿不能生产磷铵的历史,于198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被原国家计委列为“六·五”以来我国科技战线的五大成果之一,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齐名。
新技术轰动全国,但钟本和的研究并未就此停下。她继续面向磷化工生产,坚守在科研成果工程化的一线。1992年,全国“料浆法”磷铵年生产能力达269万吨;2007年达750万吨;目前,经过近30年的开发完善,该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高浓度磷复肥工业发展的主导技术,以年产552万吨计,每年可增产粮食300亿斤,农业增产效益达200亿元。
2017年11月,钟本和度过了她的80大寿。虽已仗朝之年,但她每天依然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依然会参加每一次团队的例会,依然会周末到办公室加班,依然会不停地出差开会、进工厂,依然会与自己的学生谈专业、聊人生。团队的成员们都说,钟老师,就是自家的“老太太”,一个充满了“精神”的老太太!
传承与创新,
他们不忘初心
往上数,其实川大化学工程教师团队成立已60余年。目前团队有主要成员21位,形成老中青梯队,大家在钟本和的带领下,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一路引领着中国磷化工行业的发展。
“坚持为国家服务不动摇”,是团队最珍视的精神。70年代初,钟本和坚持川大地处西南研究磷矿转化的优势不动摇,放弃出国机会;80年代初,她又坚持自己“料浆法制磷铵新工艺”不动摇,克服重重困难,取得实验成功,并推广产业化。“要坚持,有毅力,不放弃”已成为钟本和团队一以贯之的精神。
他们不跟风,不追热点,坚持面向国家需要,踏踏实实地钻研认定的技术方向。一个项目可能做上十余年,但一定要把实验室中的想法做成落地的产业化成果。“我们不要做飘在空中的研究,要把研究落地,实实在在地为行业、为产业、为国家发展服务。”钟本和说。
“工程经验”,是团队看重的传统。“我们团队中的每一个老师都有工程经验”,钟本和早期与工厂合作较多,团队认为只有到工厂去,了解实际,才能够面向实际,推动科研进步。
的确,团队也是这么做的。在钟本和团队里,所有老师都具备工程化经验;大部分老师每年出差到工厂去的时间都超过100天,他们的学生也要去工厂进行工程实践。团队已形成了“以工程导向为主的应用基础开发”风气,并在全国高校中首创EPC工程总承包的产学研技术成果转移服务新模式。
传承推动创新。在团队精神和传统的引领下,团队成员们面向国家需求,科研成果不断。
针对我国高端磷化工产品缺乏的现状,团队李军教授主导并与应建康研究员一同开发了湿法磷酸净化技术和装备,获得了替代热法工艺生产的工业磷酸,并实现了湿法磷酸的分级综合利用,打破了国外对该技术的垄断,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
在团队王辛龙教授和张志业研究员的主导下,团队针对磷石膏难以利用的世界难题,创新性地提出“硫磺分解磷石膏制硫酸新工艺”,对磷石膏加以高值化利用,该技术有望解决制约磷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团队还创新性开发了“生活垃圾处理与磷矿制肥一体化生产有机磷肥新工艺”,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开辟新途径,获得了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们的研究始终是面向国家重大需要的,无论时代怎么变,行业现状怎么变,这都不会改变。”王辛龙说。钟本和团队先后组织承担了“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十二·五”国家863重大项目。当前,团队正在“十三·五”项目中大展拳脚。
面向未来,
共同肩负时代使命
“面向新的农业时代,我们在磷肥的研究上,应突破传统。”王辛龙说,川大化学工程教师团队绝不守着已有的成绩,而是要不断面向未来,做适应新时代的磷化工研究。
他们计划,在磷肥的研发中将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针对农业所需,与农业拉手,跨界研究精准肥料。于是他们开始了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的合作,研究通过精准工业生产实现磷肥的无害化、绿色化和现代化。
他们计划,在新能源领域有所作为。于是开辟了在锂电池磷系及硫系正极材料领域的研究,并不断取得新进展,还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推动新工艺产业化。
他们计划,抓住“双一流”建设契机,以现有的磷化工学科为基础,突破磷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关键理论和技术,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绿色磷化工前沿技术学科。
科研与团队建设,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
人才就是未来。钟本和团队的老师们几乎都担任过班主任,平均每人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上1-2门课程。在他们看来,不断地进行科研,更新自己的知识,是对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对学生的基本责任。
已经80岁的钟本和,在2017年依然为研究生开设了一门课程,她说,“去给学生们上上课,才能更好地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才能更好地关心和培养学生。”
王辛龙在每次期末学生评教中都名列前茅。大家喜欢上他的课,觉得每次都有最前沿的新内容,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新收获。
吴振国是刚加入钟本和团队的青年老师,也曾是钟本和的学生,“钟老师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来为他切身考虑研究的方向与未来的工作方向,为学生计长远。” 吴振国现在对于教学的理解和态度深受钟本和影响,逐渐成长为受学生尊敬和喜爱的老师。
“老师们身体力行地教导着我们,影响着我们。”化工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刘玉妹说,团队的老师们周末加班是常事,大家对于科研的认真与较真让她心生敬佩,对于后辈学生的包容和帮助让她感动。“在这个团队里,我们在专业上能有很大的进步,生活上也会得到很多帮助,这让我觉得很开心。”刘玉妹在硕士一年级的时候就申请了硕博连读,她说:“我也想成为像老师们一样的人。”
(曹丹 摄影 杨秀建)


我校钟本和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他们聚焦国家重大科技需求,急国家之所急,独创“料浆浓缩法制磷铵新工艺”,在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上,比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他们不断突破我国磷化工发展共性关键技术,开创我国磷肥工业新途径,引领中国近几十年磷化工行业发展;
他们为国家计长远,面向绿色农业,突破传统,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绿色磷化工前沿技术学科。
他们就是由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钟本和领衔的川大化学工程教师团队,日前入选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