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 筑梦新征程——川大师生热切关注“两会”,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2018年04月17日 作者:应厚非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举世瞩目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分别于2018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举行的首次两会,引起了川大师生热切关注。大家积极通过网络、电视、电台等渠道,在学校各集中收看点、各类学生活动室、各自宿舍等收听收看“两会”盛况,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议讨论。大家一致表示,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放飞青春力量,谱写时代新章。

看两会:彰显大国自信,展现国际形象

“今年的‘两会’亮出十九大后新的逐梦蓝图,兑现一个大党大国为民谋福利的庄严承诺,因而备受瞩目。”艺术学院副教授赵成清表示,全国两会在往年“部长通道”的基础之上,今年首次开启“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邀请各方代表委员接受中外媒体记者的集体采访。其开放程度大大超出以往,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不仅是两会新闻宣传思路的又一次革新,更传递出务实、高效、民主、开放的执政理念,受到大家的一致推崇。

党委宣传部孙化显同志表示,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站位高远,对五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结全面到位,这是我国五年来一系列重大政策累积的成果。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即将出台和实施的新规划、新政策使人鼓舞、催人振奋。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本科生雷雪谈到,中国正进入全面小康的决胜期,今年两会的召开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意义,开创了民主法治新局面。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提法新,措施到位,给了人民莫大的幸福感。

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燕蕊谈到,每年两会的胜利召开都是全国人民的大事,是关系每一个中国人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大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回顾总结了国家五年来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令我们对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信心,对中华民族的全面伟大复兴满怀期待。

听报告:关乎国计民生,内容亮点纷呈

再生医学中心博士生李媛旻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40元提高到450元,大病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已有1700多万人次受益,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实现直接结算,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加快推进”,这是医疗领域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力体现。“这些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较大改善,一定程度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使得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这意味着政府实现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又更进了一步。”

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张作程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充满期待。他说:“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互联网+建设,是推动创新从1到n最好的印证。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是中国探索救国救民到繁荣富强的重要路径。”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邵茗泽最为关心“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话题。“我很关注报告中提到的落实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举措。因为我的家乡就隶属东北老工业基地,从小到大,我亲眼见到了国家政策和改革开放为家乡带来的繁荣和人民带来的切实的福利,同时也经历了它由盛转衰的过程。我十分期待着国家能有有力的举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所以看到总理提到的这项内容,我内心十分激动。”

“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苗族姑娘,我很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华西药学院本科生丁霄岳表示,在农村地区,大部分家庭没有能力供子女完成高等教育,甚至希望正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子女辍学回家干活,部分原因在于农村地区师资力量的匮乏,农村孩子在考试中的竞争能力弱,农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教育带来的好处的感知体验以及经济条件,都有限。“如果农村地区能有更多的学校和师资力量,培育出竞争能力更强的学生,使更多农村孩子能上与城市孩子同样好的大学,使农民群众意识到高等教育的好处,再加上国家政策扶持,我相信农村孩子能上得起学,上更好的学,辍学率必然会降低。”

谈发展:成绩催人奋进,未来自信满满

在刚刚结束的寒假期间,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高博雅回到家乡开展了测量家乡变化的社会实践。她表示,自己选择了定性的研究方法,采访了几位亲朋好友来捕捉他们对于家乡变化的理解和感知。“采访中,大部分被采访者都一致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丰富,人们明显感受到生活的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其原因,归根结底在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社会福利的逐步落实,给予了人们基本生活的保障,从而提升了民众的幸福感。”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生李梦竹很关心自己所在的高分子材料学科未来发展。她表示,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出,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高校的内生动力和活力。高分子材料是川大重点发展的优势学科,科研水平和师资力量都在学校前列,未来更要在特色和优势上下硬功夫。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是富有朝气、富有创造性、富有生命力的群体。忧患增人慧,艰难玉汝成。我们要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全方面发展自己,成就更好的自己。”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陈玲慰表示,自己作为预防医学的一名学生,要继续努力学习,掌握本领,自觉磨练自己,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同样是医学生的丁霄岳也坚定表示,作为学药学的一名新生,自己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领悟落实今年两会精神,勤奋学习,刻苦专研,深入了解创新药物研发趋势,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积极推动我国由医药制造大国向医药创新强国转变,为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健康中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贡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