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八岁那年的意外,她还和大多数人一样,拥有完整健全的身体,可以肆意奔跑跳跃,更不必数年间忍受疼痛的折磨,可是“当梦里的自己都从不完整”,她已然习惯和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她说,“命运伤害了我的身体,却赋予了我讲故事的权利。”
她是四川大学化学学院2016级基地班的张旗彤,2017感动川大“年度自强人物”。
遭遇
张旗彤出生在黑龙江省一个普通乡村。2005年暑假的一天,她随叔叔婶婶陪着生病的堂妹去镇上医院打针。村庄偏远,交通不便,他们乘坐着当地一种特有的改装钻井车向小镇进发。车上只有两个座位,张旗彤个子小,挤在两个位置的夹缝之间。
这种改装车完全不符合载人机动车标准,一些器械零件随意裸露,在当时人们却习以为常。乡村公路颠簸漫长,张旗彤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厄运悄然降临。随着车子一路颠簸,熟睡中的张旗彤身体逐渐下滑,左脚不慎触到了裸露的发动机,旋转的齿轮霎时将她的整个小腿卷了进去。
“血,一睁眼全是血。说不上害怕,是根本没明白发生了什么。”十多年过去,提起往事,张旗彤眼里仍闪过一丝迷惘,“以为只是像平常睡一觉,醒过来的时候却看见大人们正试图把我血肉模糊的左腿从发动机里拔出来——你能想象那种场景吗?”
躺在去往医院的车上,迟钝的痛感敲击着意识逐渐模糊的张旗彤,然而她始终没有哭闹——失血过多几乎让她失去呻吟的力气。
车子疾驰两个小时终于到达医院,当手术台前的无影灯亮起,瞬间的清醒带来剧烈的痛感,过后她完全失去知觉,再次沉沉睡去。
征途
因为伤势严重,张旗彤的左小腿没能保住。手术过后她在医院住了近三个月,前两个月只能平躺在病床上,几乎无法动弹。随着意识逐渐清醒,伤口的疼痛也变得明显,一种闷闷的钝痛昼夜侵袭着她的神经,令她寝食难安。
然而,出院后历经数年的复健历程才是张旗彤的漫漫征途。
最初佩戴假肢时,张旗彤的伤口还处在敏感的恢复期,加之年纪尚小,皮肤娇嫩,以前的假肢做工普遍不够精细,她常常站立不到五分钟就感受到钻心的痛。倔强的小姑娘咬紧牙关和自己较劲,在一分一秒的煎熬里不断练习。
最让人烦躁的是夏天。老式假肢一层层套在身体上,天气闷热,很容易出汗。皮肤在与假肢的摩擦中常常被磨出一个又一个伤口,带着盐分的汗水渗进去,就像无数小虫在张旗彤的伤口啃噬,痛痒难耐。
旧伤未愈又添新伤的循环,让张旗彤一年时间里有半年都会明显感受到伤口的疼痛,尤其在走路的时候,这样的日子几乎持续到高中。她自嘲“就像童话里刚上岸的小人鱼,每一步都走在刀尖上。”
在漫长的岁月里张旗彤也慢慢学着从中寻找规律,逐渐摸索用什么样的走路姿势、步伐和节奏可以减轻疼痛,十多年来,她已经和自己的“老朋友”完全契合。
蝶变
2016年的夏天,张旗彤考入川大,成为了整个小镇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从祖国的东北到西南,跨越了数千公里的路程,她开始在更广阔的天地间拥抱新生活。
入学后她首先通过考试选拔进入只有四十个名额的化学学院基地班,随后又在班团干部竞选中勇敢上台发表演说,成为班级团支书。
她参加了“五彩石”志愿活动,和远方山区小朋友通信,以文字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鼓励孩子们积极面对生活。她参加“益民学校”活动,和同伴们一起带着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到川大参观,带他们体会大学校园的魅力。她还参加社团里的“爱心包裹”活动,积极走上街头与陌生人攀谈,向他们介绍活动内容,再细心收下每一份爱心捐赠与祝福。她参加凤展合唱比赛,加入朗诵队……
自信的张旗彤在生活上更加自由与“大胆”。去年夏天,她开始尝试穿着短裤短裙,不再羞怯于露出假肢。
“妈妈可能会比我更敏感一点,从来不会给我买短裙短裤,我知道她害怕我遭受他人异样的目光,但是生理上的缺陷不算我的错吧。”张旗彤说,“庆幸的是大学里所有人都开放包容,有时候走在路上,有的同学第一眼看到我的假肢会觉得奇怪,但是当他们看清之后也基本不会有什么异样目光。”
生活并不完全顺遂人意,张旗彤偶尔也会感到沮丧。比如偶尔班级或者社团需要出个节目,有人提议跳舞,她需要耐心向大家解释身体的不便然后默默退到一边。又或者体育课上即使已经很努力却仍旧达不到普通同学的水平而只能得到较低分数,张旗彤的心里也会“咕嘟咕嘟冒酸水”。
实在委屈难过了,她就一遍一遍默默告诉自己,不能跳舞就唱歌,总有更多值得投入的事情。所以她始终不断尝试,一次次打破自我的边界,寻找每一种新的可能。
“自强社”九周年纪念庆典时,张旗彤报名成为了主持人,盘起头发、化上淡妆、穿上礼服……她说:“甚至不好意思看向镜子里的自己”。站在舞台中央的那一刻,聚光灯骤然亮起,张旗彤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奇、热切与踏实。
从遥远的黑龙江来到四川上学,张旗彤一年才能回一次家,但她坦言很少有特别想家的时候,“因为身边的老师同学都是温暖有爱的人,川大是一个温暖的地方”,张旗彤说。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她愿意像一株向日葵,吸收雨露,向阳生长。
活着
回望点滴经历,张旗彤觉得自己从小到大,吃过一点苦,受过一点嘲笑,经历过一些不公,承受过一点磨难……但生活的绝大部分,都被爱包围着。她感激生命中遇见的涓滴善意,感激每一个曾给予她帮助与关爱的人。
谈及家人,尤其是妈妈时,张旗彤说:“妈妈为我受了很多苦,是最需要保护的人。”
早早懂事的她一直明白只有自己不那么在意身体的缺陷,活得热烈勇敢,才能让妈妈也释然一些。十几年来,她拼命念书,一步一步走出家乡,更是为了将自己“武装”起来,成为家人最坚实的依靠。
对于生命中席卷而过的风暴,张旗彤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容易,而我希望通过我的故事让活在痛苦中的人明白,没什么是过不去的。‘被故事选中,没资格懵懂’,就算是被病痛折磨得最痛苦的时候,我也坚信,我要活着,并用力好好活着,因为,我是被故事选中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