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春节临近,不少师生都已陆续返家,期待着除夕之夜的合家团聚。但对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舞蹈专业的93名师生来说,这个新春佳节,他们的肩上还有比阖家团圆更重要的使命——代表四川大学第四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再一次在华美的灯光中绚烂绽放。
在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紧锣密鼓彩排的间隙,我们联系到正在央视进行最后阶段演出排练的川大舞蹈系师生们,听他们讲述川大艺术学子们一次次代表学校亮相国家级大型文艺演出、一步步实现青春梦想的幕后故事。
“ 坚持到最后”
201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是川大艺术学院舞蹈系师生第四次受邀央视之邀参演春晚。
2017年12月17日,川大舞蹈团队来到了北京,正式开始央视春晚节目的排练。因为时间紧迫、节目要求高,同学们的彩排时间安排非常紧凑,节奏快到大家的每日两餐都只能坐在排练厅局促的空地上快速解决,但对此,同学们早已习惯,开玩笑说“这不过是‘家常便饭 ’” 。
除了高强度的排练,北京的气候也成为团队的一大考验。南方的同学不适应北方寒冷的冬天,不少人都出现了身体不适,有的同学甚至发起了高烧。但让带队老师们感动的是,就算咳嗽不断、发热难受,也从未有一个川大人缺席过排练。“‘坚持到最后’,这四个字成了每个成员都自觉恪守的准则。”领队粱宗斌说。
一次,为了节目效果,川大团队需要登上现场的一个高台进行表演。但团队中正好有一位同学恐高,他刚刚上台就开始头晕。导演发现他的不适后多次询问其否需要休息,这位同学咬紧牙关,自始至终却只有一句话:“没事,我可以坚持。”这句话和这位同学的坚持,让现场导演组和其他单位的演职人员都自发报以热烈的掌声。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在艺术学院舞蹈专业李延浩老师看来,登上央视春晚对于川大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自2006年以来,由川大艺术学院舞蹈系师生组成的团队已经导演、编排、参与过400余台大型文艺演出,其中包括川大建校110周年庆典晚会、120周年庆典晚会,以及先后三次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两次央视中秋晚会,并还在2017年10月受邀参演了中宣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壮丽航程——庆祝党的十九大》文艺晚会,同时还曾作为主力阵容代表川大多次参演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主办的“五月的鲜花”大型文艺演出,并在世界大学生啦啦操舞大赛中摘得世界银奖。
对这一路的历程和荣誉,李延浩用这样一句话总结:“所有的荣誉都是同学们老师们用汗水和泪水拼出来的!”夜以继日高强度的专业排练、被占用的课余时间……作为无数次演出活动的亲历者,李延浩最明白孩子们为了帷幕拉开的那一瞬间而进行的巨大付出。
一台晚会,甚至单独一个舞蹈节目的成功,都离不开舞蹈演员们数年如一日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对舞蹈专业的师生来说,连续数星期甚至数月不间断的排练已是常事。即使在春晚节目彩排后期的合成阶段,团队成员们也每天从早上八点练到凌晨两、三点。而让李延浩感动的是,不管练到多晚,每天清晨七点,团队成员们都会准时地出现在央视演播厅门口,精神抖擞。
回想起同学们在央视春晚排练现场执着的样子,李延浩说,正是历届同学和所有舞蹈专业老师共同的坚守和一次次的顽强付出,铸就了今天四川大学舞蹈专业在我国西部独树一帜的风采。
我们每个人,都代表着川大
除了“坚持到最后”,苛刻、高水平的艺术要求也是整个舞蹈系团队自觉恪守的准绳。
舞蹈系同学们几乎每天都是满满的专业课,每一次训练或者排练,老师们更是严格到一个动作细节都不会放过。与此同时,老师们也有着自己的坚持,数年下来数百场的大型演出,每一次从启程到演出结束,孩子们在哪里,带队老师就在哪里。
让人欣慰的是,数年的汗水浇灌出了无数的硕果。截至目前,艺术学院舞蹈系代表四川大学在全国、全省专业舞蹈赛事中获得了100余项荣誉,始终伫立在我国西部地区高校舞蹈专业的最前列。
被问到大家如此“拼”的动力和秘诀,李延浩干脆地回答:“艺术学院舞蹈专业团队走到现在其实没有什么秘诀,有的只是舞蹈专业所有师生强烈的川大荣誉感和艺术上的坚守与自尊”。
“我们要求每一支舞蹈、每一个动作,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都做到最好,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代表着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