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来信(四)

来源: 2018年04月17日 作者:Maureen Hynes(韩琳) 编译 杨磊

编者按:

一次,译者在某北美图书室偶然发现《中国来信》一书,作者Maureen Hynes(韩琳)女士系加拿大人,于1980年春由加拿大外事部门选派到川大任教。该书汇编了她在川大期间给她的亲朋好友的书信及部分日记,讲述了她的日常生活,写下了难以追览的所见所闻,描述了当时川大校园、外教与学校系领导和师生的往来,以及学校后勤对他们的服务。这些书信日记虽然不能收录在川大校史里,但可以编撰登出,以飨读者。

1980年5月4日星期天

亲爱的爸妈:

您们好!这是你们期待已久的信件。到达当日,我就让这里的人发了电报,请勿念为要。

我们不住在宾馆,这确实没想到。正如我在明信片解释的那样,我和伊恩分别住在教授楼公寓,里面配有很好的新家具(竹椅、大扶手椅、一张漂亮的桌子、两个美观的梳妆台、铁床、漂亮的被褥、日光灯、水磨石地板)。虽然没有热水,但我们有烧水的电炉和水壶。

我们在下周将有自行车,周三正式开始语言课程(汉语课)。一旦我们有了自行车,再加上一星半点的汉语,就可以勉强找到路,会更加自由呢。其实,我们现在完全依赖于翻译们,这当然可以,不过他们牺牲了如此多的时间,而我们真的想四处游览。校园离都市太远,就在昨晚我们才学会如何乘公共汽车进城。

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出席招待宴会,我们的东道主非常友好。一次,他们在市中心的酒店设宴招待我们,有一道道异常丰富的菜肴,还有很多啤酒、葡萄酒、“高度白酒”。我们是学校校长的客人,他几次走过来,为加拿大与中国的友谊,为我们举杯敬酒。

喔,下午两点了,高音喇叭在我周围窗外响起,我们必须返回系里“上班”。尽管成都是一座很美丽的城市,不过如我之前所说的,庆幸我们没住在市中心。让生活变得更轻松愉快吧!

(未完待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