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艺术生是怎样炼成的?——2018年四川大学艺考面面观

来源: 2018年04月20日 作者:陈倩


3月24日,四川大学表演类专业(表演、舞蹈、音乐)校考于望江校区就业指导中心举行。当日清晨,成都的天空飘着零星小雨,气温比平日低了些,考试现场却气氛火热,一众考生穿着为考试特别准备的服装,神采奕奕地等待着考试。

 

探秘艺考流程

按照规定,参加这次川大艺考的所有考生需凭《准考证》和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按规定的点名时间提前二十分钟到达点名处,依工作人员的安排到指定地点候考。

进入候考场,表演、舞蹈、声乐三类考生分别在不同候考区等待。表演专业的考生们在工作人员处依次领取号码牌,排队进行身高测量,之后按次序坐好,聆听工作人员讲解考试规则与注意事项,然后分组抽取并即兴排练考试试题;舞蹈专业考生迅速换上体操服(男生着背心短裤)与练功鞋,争分夺秒拉伸筋骨;声乐专业考生坐在候考区静静等候。

随后,各类别考生分别在候考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凭《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进入考室正式考试。

据四川大学招生办介绍,今年四川大学表演类专业考试全国共有350人报考,包含表演专业116人、舞蹈专业175人、音乐专业59人。所有参加校考的同学都需首先参加其学籍所在地统一组织的表演类专业省考,过线之后方有报考四川大学校考的资格。所以,此次校考选拔可谓优中选优。

本次考试的评委老师由校内老师和校外专家共同组成。表演、舞蹈、声乐三个组别每组五名考官,其中校外专家占到五分之二。

同往年一样,为做好今年校考招生工作,学校投入了大量安保力量维持现场秩序,考场设在望江校区就业指导中心大楼三楼,从一楼点名处到三楼考场,每层楼入口处均拉有警戒线,设有安保工作值班岗哨。不同于以往的是,今年的考场内外似乎较往年安静了些。原来,今年的考试工作采取了分组点名签到的方式,即每位考生只需要在相应的时间到达考场,参加完考试就能够自行离开,不用像往年一样全天或者长时间在点名处等候,学校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为考生服务。


                                                                                            川大艺考现场掠影


为什么选择考川大?

考试现场,考生们从全国各地赶来,据了解,川大的校考时间安排比较靠后,考试时间正值考生文化课程复习的冲刺期,因此有考生告诉记者,“来川大参加校考需要更坚定的决心”。

为什么选择报考川大?记者在考试现场随机访问了部分考生与家长,一名来自湖南的考生表示,川大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成都也是一座充满了人情味的美食之都,自己很早就下定决心要报考川大。

来自河北的小门告诉记者,第一次到川大,幽雅静谧的校园环境就满足了她对一所大学的所有幻想。艺考当日刚好是小门的十八岁生日,三岁开始学舞蹈的她报考了川大舞蹈专业。小门说能在川大度过自己的十八岁生日是一件很奇妙和开心的事,“已经和家人约好考完试就去逛一下川大校园,还要去吃火锅”,而她今年最大的生日愿望就是考上川大,能够在川大度过十九岁、二十岁……生日。

与小门同考场的崔同学则表示自己一直在关注川大,去年看到自己熟识的在川大舞蹈系就读的学姐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就更加坚定了要来川大读书的信念。

一位在考场外焦急等待的家长肖女士告诉记者,她和女儿从遥远的甘肃过来,女儿从小喜欢唱歌,报考了声乐专业。“我自己当年也是在成都念的大学,很喜欢这座城市,之前我也带着女儿来看过成都和川大了,女儿也非常喜欢这座城市和这个学校。”

数据显示,今年四川大学表演类专业校考表演、舞蹈、声乐专业考生都较去年有所增长,尤其舞蹈专业报考人数较往年大幅增长。对此,招生办老师表示,根本原因是近些年川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名气逐步上升,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艺术学院副院长何宇对此表示,艺术学院的招生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比如近些年来川大舞团每年都会受邀登上春晚大舞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面前一展川大学子风采;艺院动画专业老师带领学生做动画,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动画片入围提名……这无疑大大加强了学校对艺术类乃至文化类考生的吸引。

 

关于艺考这条路

因为与大部分普通考生的升学路径相异,艺考或许总是轻而易举地给人留下某些带有成见的刻板印象——艺考等于易考,这是一条部分家境殷实但成绩不够优秀的孩子跻身名校的捷径。

来自新疆的考生王雪(化名)并不同意这种说法,“我从小就喜欢舞台,喜欢表演,选择走上艺考道路是对自己从小到大梦想的追求。”王雪认为选择艺术道路要承受文化和艺术课双倍的压力,个中艰辛从来不比任何一条向前的道路少。王雪的考试场次在上午十一点,参加完校考就马不停蹄地离开了,她要乘坐下午四点的飞机赶回学校复习文化课,“川大是我梦寐以求的学校,文化成绩要求也很高,我要全力以赴,一点也懒惰不得的。”王雪告诉记者。

同样报考表演专业的长沙小伙王同学回忆了自己备考艺考的经历,他告诉记者,“最艰难的是专业集训时遇到瓶颈期的日子,每天重复地训练却看不到自己的进步,每每想到家人的殷切期待,想到自己为了艺考落下的文化课,甚至时常想在舞台上声嘶力竭地哭一次,太磨人了。”但走过了这段路的他同时认为,集训对每个艺考生都是一段独特的经历,那些有笑有泪的时光必定对以后的人生有很大帮助。从考场出来后他觉得自己“发挥得还不错”,期待着接下来好好复习文化课,九月圆梦川大。

现场一名招生办的老师告诉记者,负责川大艺考招生工作好几年,看到的大多数考生综合素质都是很不错的,对于每个考生而言,无论扎实的基本功还是文化知识,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点滴积累,而四川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双一流名校,也尤其注重考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

一名来自水利水电学院的现场考务助理同学说,自己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艺考,看到了这些考生为了自己心仪的学校而努力与忐忑的模样,也回想起了自己当年的高考岁月。他觉得其实无论是哪一条路,与其去比较所谓辛苦程度,毋宁说在通往梦想的路途中,从来不存在所谓“捷径”,每个人都必须拼尽全力,同样的,每个梦想也都值得被尊重。

 

艺考观察深一度:

在创新与融合中进行艺术人才培养

本次四川大学表演类专业校考工作从早晨七点半持续到下午七点,后续结果将通过官方通知发出。

谈及对之前及今后考入川大艺术学院考生们的培养方向,艺术学院副院长何宇表示,在人才培养方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始终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一方面充分利用川大作为综合性大学各类学科、平台资源丰富的优势,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选修各专业公共课;另方面强调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自我——参加演出、举办个人音乐会、排演毕业大戏……始终要求学生理论结合实践,以保证其日后能够胜任文艺工作岗位,满足社会需求。而这也正是众多考生愿意选择川大这所综合性大学的原因。

何宇尤其认为,未来中国艺术发展靠的是创新和学科交叉融合,希望学生不光在艺术学院内部学科交叉,也能走出艺术学院,和其他专业交叉,在学习中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艺术不是享乐、安慰或娱乐,它是一桩伟大的事业,是人类生活中把人们的理性意识转化为感情的一种工具”。意大利学者克罗齐也指出,“艺术与科学既不同而又互相关联;它们在审美的方面交会”。

的确,一所优秀的大学不能离开艺术教育。四川大学作为一所知名综合性大学,拥有三个艺术类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校博物馆、美术馆等软硬件设施,始终秉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校训,力求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此外,学校去年还建立了艺术与科学学科交叉平台,旨在利用川大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创新创业机会,从而促进川大学子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这也必将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与发展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