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党合作的“根”和“魂”

来源: 2018年06月15日 作者:民革四川大学委员会主委 李睿

今天我们在此隆重集会,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年以及改革开放40年。我想从三部电影谈起:《建军大业》、《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三部电影都创造了票房奇迹,这不是单位组织集体观影的结果,而是广大人民众自发地、由衷地生发情感共鸣与思想共鸣的结果。青少年说好看,中年人说值得看,老年人说可以反复看。《建军大业》让我们看到共产党人为黎民百姓打天下的九死一生;《建党伟业》让很多川大同学看后兴奋地说遗憾没能出生在那个能参加建党的时代,从全国仅有53位党员开始,星火燎原,那是一番怎样激动人心的壮举;《建国大业》则清晰地再现了“五一口号”发布前后的史实,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蓬勃发展,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公开、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地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道路,影片中毛泽东主席邀请李济深代表民革担任政协副主席和国家副主席,作为国民党左派李济深忏悔地说:“我杀过共产党人”,毛泽东主席的回答是“过去的事不再提了,未来我们肝胆相照,同舟共济……”共产党人有着何等伟大的胸怀,共产党不得天下谁得天下?万水朝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4月14日,民革川大委员会50余名党员赴促成成都和平解放的“刘邓潘”起义旧址开展了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主题活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成都尚未解放,12月9日,国民党西康省主席刘文辉、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于彭县龙兴寺通电起义,彻底击碎了蒋介石退守四川并试图反攻华北的幻梦,为新中国建国之初的稳定和西南地区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三位将军都是民革成员,他们在风雨变幻的关键历史节点上择光明之路而行,是以实际行动对中共“五一口号”的最有力响应。“五一口号”和“刘邓潘”起义都已定格于历史,其承载的伟大精神力量和优良民革传统却能穿越时空、烛照未来。

1953年,李济深在一次会议上说:我已古稀之年,第一次看到中国打败美国,第一次看到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变成现实,第一次看到中国的廉政建设如此彻底。李济深的一席话表达了当时各民主党派的心声。今天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更是举世瞩目,我们民革人绝不会“虚论民主”,民革人深深懂得,如果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观势必会迷失自我。我们回顾过去是为了知所何来,思所将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多党合作的“根”和“魂”,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此我谨代表川大百余位民革成员表态,我们将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确保自己的参政议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