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15日,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厦门大学举行,我校有5支队伍入围并再创佳绩,取得3金2银的好成绩!金奖数量并列全国第三。
我校获得金奖的三个项目分别为:“神经可视化脊柱微创手术导航系统”、“Doctor Can肿瘤治库——全球首款大数据肿瘤治疗方案”和“wowgo我行专业户外服务平台项目”;两个银奖项分别为:“薪公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项目”和“飞行医院——致力于支医扶贫的多功能移动医疗队”。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和团队。

神经可视化脊柱微创手术导航系统
【金奖-初创组、主赛道】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脊柱退行性疾病患病人群愈加庞大,该类疾病往往造成神经压迫,患者日常感受疼痛明显,生命质量严重降低。治疗该疾病的脊柱微创手术,因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治疗该疾病的主流手术方式。但是,此种手术方式的暴露视野非常局限,对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据统计,我国可开展脊柱微创手术的医师不超过300人。
为解决“脊柱微创手术医生资源与患者基数难以匹配”的困境,华西骨科医师联合世界500强公司前技术、管理人才成立了成都赢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脊柱微创手术辅助器械的研发,最终打造出脊柱微创领域的“培训系统-导航系统-日间手术中心”一体化生态链。
该项目独创神经可视化技术,使神经清晰可见;首创定位系统,实现1mm精确定位;原创高仿真图像重建技术,在0辐射下实时还原术中场景。同时,项目基于最大脊柱影像数据库不断优化算法,为每位患者提供精准治疗;应用 AR技术,对手术视野进行虚拟补充,极大降低手术难度。
该项目的脊柱微创手术培训系统中拥有培训设备和权威技能培训认证服务, 服务于三甲医院需要练习微创手术技术的医生。系统可帮助提升医院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加医疗服务供给量;同时有效缩短医生技能学习周期,提高医生手术技能,最终惠及更多患者。
团队信息
项目负责人:谢天航(华西临床医学院)
参赛队员:杨莹、石武、杨志强、普利明、胡美婧、唐婉旖、代伟华、盛厦庆、杨阳、程俊鑫
指导教师:王贤帝、聂鸿飞、曾建成、张伟、宋跃明
wowgo我行专业户外服务平台项目
【金奖-创意组、主赛道】

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今天,户外运动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新潮流。但是,户外运动线路信息漏洞百出、户外没有手机信号、户外市场有待规范等问题,正阻拦着户外行业的发展。
wowgo我行户外平台是世界顶级探险家刘勇与四川大学户外所副所长吴卓联合多位专业人士共同创建的世界首个北斗双向互通民用项目。项目以顶级行家亲自采集的户外资料库作为基础,覆盖全中国300条户外线路,开启全PGC专业路线时代,致力打造国内最权威的专业户外服务平台。
项目依托北斗导航,与北斗民用领域占额70%的成都国星通信签订了双向通讯使用的排他性协议,保证用户在无网环境下依然可以精准定位,实时通信,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安全。
目前公司已与全国90余家大型户外俱乐部签订合作协议,并已在年游客量百万的四姑娘山风景区正式投入使用wowgo监测系统。作为全球首创的户外智慧平台,wowgo即将开启安全化、专业化的户外运动新时代。
团队信息
项目负责人:刘勇 (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
参赛队员:吴云皓、郭玖思、张洪江、马文婧、邵俊、蔡宜然、卢雨菲、青婉怡
指导教师:吴卓、何宇、袁一民、高子棋、曹麒麟
Doctor Can肿瘤治库
【金奖-创意组、主赛道】

肿瘤,万疾之王。目前,我国肿瘤患者高达750万,每分钟就有4人死亡。肿瘤患者数据每年新增上亿GB,但利用率仅为3%。因此,Doctor Can肿瘤治库应运而生。
Doctor Can作为全球首款全周期多模态肿瘤治库,加持了千名华西专家智慧、百万权威医学文献,拥有能够自主设计治疗方案的决策软件系统。
Doctor Can产品以电子病历为核心,采集全集成、全过程的全周期数据。这些数据具有最高价值,能够满足所有的治疗、法律和管理需求。
该治库以全周期、多模态、多学科、多地域、多层次为数据核心,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认知计算、超强算力、动物模型为技术核心,还自主开发了基于多种神经网络模型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块,能够对患者病历信息进行采集、清洗、结构化、模型训练。同时,基于区域的居民健康信息,规划区域医疗顶层设计;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
团队信息
项目负责人:蒋宇婷(华西临床医学院)
参赛队员:王林、蔡武峰、姚怡君、周翔鸿、肖雨璇、金晶、徐修远、陶文娟
指导教师:蒲丹、伍洋平、李为民、周圣涛
薪公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项目
【银奖-初创组、主赛道】

2017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欠薪农民工数为237万,欠薪金额高达千亿元,影响千万人的正常生活。中薪国际商业保理(深圳)有限公司是首家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科技社会企业。公司基于“智能SaaS薪酬管理云平台”,提供“薪酬结算”服务,降低企业发薪成本,实现全银行、全地域、全时段一键智能发薪;同时提供“薪酬垫付”服务,帮助企业增信,更好对接金融机构从而获取薪酬专款流动资金,从而克服企业资金周转难题,保障企业按时足额发薪。
该项目的核心产品为“智能SaaS薪酬管理云平台”。该平台通过“智能合约支付”“智能校验”“大数据算法引擎”“发薪专户”等技术,响应国家实名制和分账制的政策,实现了企业全银行、全地域、全时段智能发薪。并且,平台采用的分布式存储技术,让发薪全流程可追溯。平台为政府提供了查询和预警服务;同时对接各大金融机构,通过“水滴风控”模型为企业提供薪酬垫付,保障员工按月足额领取工资;也让员工方可以通过移动端运用工资管家查询工资明细,并可对薪资问题进行一键申诉。
团队信息
项目负责人:朱彬(轻纺与食品学院)
参赛队员:徐小艳、顾天鹏、尚超、涂宏辉、刘飞、张明眸、李书昕、敖子棋、浦亦偲、朱琪卉、刘景竹、黄彬、刘昱迎、裴宁晖
指导教师:龚勤林、王黎明
飞行医院:致力支医扶贫的多功能移动医疗队
【银奖-创意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飞行医院团队整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以扶贫为核心,以医疗资源下沉为目标而构建的多功能移动医疗队。该医疗队携带集成式医疗设备,通过地面或空中等多种方式快速到达偏远贫困地区开展诊疗工作。
致力于支医扶贫的飞行医院,自主研发了飞行背包,并已成立了45个义诊小分队,以15天为周期,定期到达边远地区进行义诊。各个小分队走遍了凉山州昭觉县、甘孜州色达县等31家县级签约医院,有2200余人次的医生在当地进行了诊治,累积救治72000名高原村民,其中高原藏族彝族村民高达2/3。
同时,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软件,构建了一套覆盖644家网络联盟医院的分级诊疗远程网络,面向基层医院,提供实时互动的远程会诊咨询服务,服务患者达14300余例;同时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专业化培训,培训人数达210万人次。
飞行医院团队可在突发灾害后2小时内集结,赶赴灾害现场救死扶伤。
飞行医院累计已获得3308万元的资金支持,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91家媒体报道;更在2018年5月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成为全球首个非军方最高级别国际应急医疗队。
团队信息
项目负责人:朱雨琦(华西临床医学院)
参赛队员:杨威、李凡琳、王天昊、张天杰、叶胜、王鑫、田而慷、龙泽、王傲宇、高慧、李经纬、杨炎霖、金泓宇
指导教师:黄进、李正赤、沈彬、晏会、伍艳、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