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各项目评选结果正式公布。在此次比赛中,我校学生民乐团、学生合唱团、学生戏剧团分别荣获艺术表演类节目一等奖,同时,学生舞蹈团获得艺术表演类三等奖,学生戏剧团获得优秀创作奖,学校获得高校优秀组织奖。在艺术展演类获奖高校中,我校一等奖节目总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刷新了我校在历届大学生艺术节中获得一等奖总数的记录。
大学生艺术节是全国高校美育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从2016年启动,经过了学校选拔、省区选拔和全国展演三个阶段,据统计,全国超过90%的高校参加了本届活动,现场集中展演活动还首次邀请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学生参加。
我校的获奖民乐作品《太阳颂》是由著名作曲家王丹红创作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团经典曲目。乐曲取材于巴蜀地区民间素材,运用了丰富多变的表现手法。在展现民族风情的同时,又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表现了勤劳善良的巴渝人民怀揣梦想、创造辉煌的壮丽情怀。
获奖合唱作品《涪江船歌》由杨新民教授谱曲,姚小红、秦国庆填词,描绘了涪江的纤夫艰辛而不乏温情的生活画面。作品节奏时急时缓,语气跌宕起伏,和声色彩多样,富有艺术性。同时作为对日渐逝去的河滩文华的重现,作品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另一个合唱作品《野蜂飞舞》是俄罗斯作曲家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名曲之一,原为管弦乐作品。后被改编为八声部无伴奏合唱。作品节奏之快,音程关系之精确,和声之多变都为演唱增添较大的技术难度。
获奖戏剧作品《花开彝山》讲述了彝族女大学生格梦如何与阿嬤解开心结,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文化传承的深意伴随彝族原生态音乐的旋律荡进人们的心里,也飘向更远的地方。该剧使用浮雕、油纸伞和彝族服饰等元素诗意地再现彝族文化的精髓,旨在唤起当代大学生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激励大学生勇于承担民族与社会的使命和责任。
获奖舞蹈作品《三星神韵》以一场“祭祀”为形态缩影,通过三星堆文化中的各种艺术造型,如纵目面具、眼形器、鸟崇拜等,展现了古蜀人的太阳崇拜意识,也展现了三星堆文化是巴蜀地区乃至长江流域的精神之本、文化之根的历史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