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12日,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程凯一行到我校调研高等融合教育试点工作。校党委书记王建国会见了程凯一行,中国残联就业部、四川省残联有关负责人,副校长李蓉军、张林以及我校有关单位负责人、师生代表等参加会见和调研座谈会等相关活动。
在会见时,王建国首先代表学校对程凯一行莅临调研表示欢迎,对中国残联长期以来对我校高等融合教育试点工作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重视残疾人工作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残疾人接受高水平的教育是其终身发展的现实需要,推动高等融合教育有助于残疾人学生实现公平有尊严地参与社会、融入社会。川大高度重视高等融合教育,从招生、培养、就业等方面全过程关心关爱残疾人学生,对残疾人学生在心理上给予辅导、生活上给予关爱、学业上给予帮扶,让残疾人学生更有尊严、平等地在川大学习和生活,圆满完成学业。王建国表示,川大将以中国残联此次到校调研为契机,更加重视并加强高等融合教育工作,在已有良好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为残疾人学生在校平等地学习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为推动高等融合教育工作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程凯对川大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高度评价了川大在推进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试点工作以及开展残疾人事业人才培养、发展研究与培训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川大作为全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6所试点高校之一,长期坚持招收残疾学生,积极参与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为建立和完善高等融合教育政策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撑。程凯表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保障体系亟待建立。希望川大大力推进试点工作,为普通高校开展残疾学生教育、推动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事业良好发展和为未来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打造川大模式,提供川大经验。
中国残联从2017年开始,在全国选择了6所高校开展残疾学生高等融合教育试点。会见结束后,中国残联调研组随即在我校召开“普通高校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张林代表学校致辞,介绍了校情概况,着重就我校探索的“以教育助残为根本、以人才助残为核心、以科技助残为重点”的新时代高校助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川大模式”作了介绍。
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川大学工部等首批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试点高校代表的有关部门负责人汇报了各校开展高等融合教育试点工作的思路举措、成效体会、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建议。我校高等融合教育试点工作参与同学代表作了发言,讲述了自己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心,克服身体的残缺,刻苦求学、积极融入社会的良好精神风貌和昂扬向上的崇高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