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的重要指示,按照中央宣传部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的工作部署,5月15日,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大学、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联合主办的“让烈士回家”系列主题活动暨红岩精神四川行活动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华活动中心报告厅举行。
中央宣传部舆情局副局长、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玉荣,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朱军,校党委书记王建国、副校长张林出席活动,主办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烈属代表以及近300名川大师生参加活动。启动仪式由四川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代光举主持。
启动仪式上,王建国、朱军为“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校地共建基地揭牌。重庆市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四川大学校史馆互赠红岩英烈文物史料。
蓝蒂裕烈士之子、75岁高龄的蓝耕荒先生在活动中深情追忆了父亲短暂但英勇的一生。在诵读父亲留下的《示儿》时,蓝耕荒几度哽咽,他说:“我把父亲的遗志当做奋斗的目标、一生的责任和前进的动力,没有辜负老人家希望我‘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的期望。如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滚滚热潮中,我将继续发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革命精神,与年青一代携手奋进,把祖国建成美丽的花园,屹立在世界之巅!”
学生代表、四川大学“江姐班”班长李歆睿同学在发言中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要倍加珍惜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年代,要坚定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努力成长为又红又专、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张林介绍了四川大学在123年办学历程中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后指出,学校将红色文化与优秀革命传统精神作为宝贵财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开展“传承弘扬江姐精神 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大力宣传革命英烈故事,传承弘扬红色基因,培育新时代红色传人。他强调,对革命先烈最好的纪念就是传承精神、勇担使命、开创未来。希望广大川大学子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承先烈遗志,追寻红色足迹,大力弘扬红岩精神与川大光荣革命传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
吴玉荣在讲话中表示,此次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让烈士回家”系列主题活动暨红岩精神四川行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重要指示的一项重要举措,将通过故事讲解、主题展演、采访报道、宣传展览等多种方式,深情缅怀曾在四川大学求学及四川籍的红岩英烈,推动红色基因在烈士家乡以及他们曾经学习、生活、战斗过的地方生根发芽,世代传承。希望以此次“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校地共建基地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校地沟通交流,积极发挥双方优势,在旧址保护、历史研究、智库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共赢合作。
启动仪式后,与会青年学子认真聆听了朱军所作的红岩精神宣讲报告,共同回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事迹,感悟红岩精神“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浩然革命正气”的丰富内涵。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讲解员饱含深情地讲述了江竹筠、罗世文、张露萍三位四川籍红岩英烈不畏牺牲、英勇抗争的革命故事。《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生动再现了江竹筠、刘国潆、车耀先、蓝蒂裕等革命烈士的英雄形象。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还参观了“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纪念展”及“共和国不会忘记——四川大学和四川籍红岩英烈事迹展”。据不完全统计,四川大学有67位校友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包括江竹筠(江姐)等10位红岩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