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9月27日,“青春告白祖国”四川大学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会在江安校区文襄楼文新演播厅举行,9支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代表讲述青春故事,分享人生感悟,用凝聚着智慧和汗水的实践收获,以青春之名向祖国母亲深情告白。校党委副书记郭勇,各相关部处负责人,各学院分团委书记及师生代表参加了报告会。
郭勇代表学校向暑期奔赴祖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的师生致以亲切问候,向大家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他指出,今年暑期,我校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为契机,围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主题,通过组建重点团队和实施4大计划、11个专项,组织了547支团队、共计3万余名师生,奔赴全国30个省、146个市州行政区的130个县,广泛开展红色教育、参观调研、爱心医疗、科技支农、政务实习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小切口反映民族复兴与青年成长的大主题,推动思政课的小课堂与实践教育的大课堂的深度融合。他强调,同学们要抓住社会实践这个成功之本,上好社会实践这堂生动活泼的思政课,在实践锻炼中增长知识才干,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责任,锤炼过硬本领,培养良好作风,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他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牢记初心使命,树立远大理想。要志存高远,把自己的小我融入到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把自己的理想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二是练就过硬本领,增长知识才干。要打牢知识根基,培养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奉献国家。三是勇担时代责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要将所学知识在实践平台中去巩固,去验证,去强化,坚持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报告会上校团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践团讲述了探寻革命圣地,重温红色历史的实践故事,激励广大青年学子从革命先辈那里汲取奋斗力量,以更饱满的热情奋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研习有声”理论宣讲团分享了深入基层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的故事,号召同学们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华西口腔医学院“健康扶贫,精准扶智”实践团分享了如何发挥专业特色,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改善健康和生活状况,用实际行动彰显青年责任与担当的故事。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航空精神实践团回溯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航空航天事业的光辉历程,激励大家传承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华西临床医学院“博士快车”实践团交流了积极投身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服务脱贫攻坚战略的实践故事。生命科学学院江姐班重庆实践团讲述了开展“歌乐山寻江姐,渣滓洞祭英魂”重庆红色访学行动,重温革命前辈伟大而艰辛的创业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岩精神的经历与体会。文学与新闻学院“朝阳扶智”团队讲述了在甘孜德格县地茶村开展支教温暖童心、传递爱与责任,挖掘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川大精神的故事。学工部“微爱·阳光行”实践团教师代表帕哈而定老师讲述了家访团队“重走长征路”走访活动,分享了看祖国农村变化,感悟革命精神,探索资助育人新途径的体会。商学院实践团队指导老师郑红艳分享了自己十几年坚持社会实践的故事,鼓励同学们坚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磨炼意志,铸就品格。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活动最后,全体师生起立齐声高歌《我和我的祖国》。大家挥动手中的国旗,用歌声向祖国深情告白,红旗飘扬,歌声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