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召开工科建设推进会

来源: 2019年11月01日 作者:应厚非

本报讯 10月14日,学校在望江校区明德楼召开 “奋力工改,打造一流新工科”工科建设推进会。校长李言荣、常务副校长许唯临、副校长褚良银,学校相关部门,各工科学院院长或书记,以及分管学科、科研工作的副院长参加了会议。

会上,十个工科学院主要负责人汇报了各自学院学科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思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尹光福表示要加大新工科建设力度,重新认识工科定位;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杰提出要以“信息+”“医学+”为指导思想,推进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电气工程学院院长肖先勇提出要进一步落实各学科交叉融合,紧紧依靠行业发展推动学科发展;计算机学院院长吕建成提出,要围绕“信息+”,以“智能+”为突破口,推进新工科建设;建环学院院长熊峰表示,要抓住学科整合机遇,实现特色发展,要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变化,强化学科交叉;水利水电学院副院长聂锐华提出,要推进智慧水利建设,以水利科学与地球科学的交叉融合的思路促进学科转型升级;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庞国伟表示,要通过“化工+ ”交叉融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激励向上机制;轻工学院院长何有节表示应成立协调机制,加强学科交叉;高分子学院院长傅强表示,应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中心,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力争在国家重大支撑计划中做出成果;电子信息学院院长冯国英提出,将以“智能电子信息+,无人值守开放示范平台建设方案”、“电子信息+生态环境多学科交叉平台 ”等为抓手,推进新工科建设。

褚良银、许唯临分别在会上介绍了学校“互联网+”新工科平台建设情况和学校工科在师资力量、科研经费、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李言荣在会上讲话指出,工科是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发动机,工科动力足,学校就进步快,反之动力不够,学校就进步慢、状态差。川大的工科一方面要主动去面对因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与普及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对传统工科的冲击。另一方面要主动去迎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初级到高级对工科需求出现的重大转变。对下一步如何推进川大新工科发展,李校长作了六点强调:一是要正确处理好长胖与长高的关系,当前川大的工科主要是控制规模、瘦身长高;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发展新工科与保持传统工科特色的关系,传统工科中川大有特色、有优势、有积累、有后劲的要继续保持,但要巩固和加强与行业代表性机构和龙头企业的关系;三是工科发展一定要有组织行为,有团队、有平台、有项目,而不是自由式的散兵游勇和小作坊;四是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的内培外引,现阶段的重点是外引为主,做大增量,行业背景越是弱化的学科抓人才队伍越是紧迫,如果一个工科学科既无行业背景的有力支撑又无人才队伍来提升研究水平,那这个学科、这个专业再办下去的意义都有问题;五是要重视和做好工科成果的可视化,尤其是集成到大系统中去展示、去演示;六是要以抓核心竞争力为纲,工科是要讲究指标的,工科的水平和影响力最终要以“社会想得到你、国家想得到你、同行想得到你”为衡量标准。李言荣指出,工科发展必须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未来五到十年要应用的核心技术、面向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当前,川大的工科尤其要在医学+和信息+上下大功夫,要在多学科交叉渗透上深挖潜能。希望各工科学院要组织骨干力量一起研讨,共同想办法、找路径,大力推进学校工科改革与建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