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之一,瑞典著名汉学家马悦然于2019年10月18日仙逝,享年95岁。马悦然的汉学学术生涯与华西坝有着深厚的渊源,他是原华西协合大学国学大师闻宥的弟子。闻宥不但是他研究四川方言的导师,还如父亲般的关爱他,连马悦然这个中文名字都是闻宥取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的瑞典著名汉学家马悦然是一位伯乐,马悦然与中国有很多故事,其中不乏与四川、成都、华西坝相关。谨以此文悼念华西学子、中国人民的朋友马悦然。
国学大师闻宥
闻宥先生是上海松江人,1901年出生在一个前清秀才家庭里。1913年,年仅12岁的闻宥因家庭生活贫困,到上海申报馆打工挣钱,开始他一边工作一边自学的经历。两三年后,喜爱文学的闻宥受到了由柳亚子等人发起的文人汇集的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赏识,吸纳其为成员。这段时间里闻宥创作了许多通俗文学作品发表在报刊杂志上。从1929年起闻宥辗转于广州国立中山大学、青岛国立山东大学、北平私立燕京大学、成都国立四川大学、昆明国立云南大学等多所学府担任中文系教授。
1939年华西协合大学得到了哈佛燕京学社资助筹建中国文化研究所,专门研究中国的宗教、考古、史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学科,研究所设于广益大学舍内。1940年,精通几国文字,国学水平很高的闻宥被聘为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任教授兼中国文学系主任。
闻宥来到华西坝后,充分利用抗战期间国内许多知名教授和学者云集在西南后方的条件,他先后聘请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刘咸、韩儒林、李方桂、董作宾、吴定良、吕叔湘和缪钺等人,甚至还有德国汉学家傅吾康和法国藏学专家石泰安来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同年9月,一本采用横排(当时的中文书刊都是竖排),中文外文共存,面向国际的以研究中国文化为主的学术期刊问世了。该刊的中文名称为《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外文名称为《STUDIA SERICA》。该刊所刊登的文章主要采用该所研究学者的论文,也适当刊登非研究所学者的文章。该刊最特别的是学者撰写的文章不以中文为限,英、法、德文皆可使用,只是要求用中文写的需附外文提要,用西文写的需附中文提要。其目的就是要让该刊成为一本国际化的学术刊物,让中外学者都能更好的阅读。随着创刊号的顺利出版发行,华西协合大学的中国文化研究所在中外学术界,特别是语言音韵方面占有了一席之地。
闻宥收洋徒弟马悦然
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闻宥除了从事学术研究外,还在中文系任教授,给学生上课,他开设文字学、语言学和声韵学等课程。他教的学生除了有本国的,还有外国的学生,其中有一位就是现在大家最为熟知的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的瑞典著名汉学家马悦然。1948年,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的学生马悦然获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奖学金,到四川来进行方言调查。由于闻宥主编的《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在国际上享有的声望,以及闻宥本人在语言学方面的造诣,因而马悦然很自然的就找到闻宥求助。11月初,马悦然手持时任校长方叔轩的介绍信来到广益大学舍(现四川大学华西幼儿园所在地)拜见闻宥。广益大学舍是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系所在地,也是该校中国文化研究所的所在地,在这里闻宥欣然收下了这位弟子。
不久马悦然就写出了《成都方言语调方式的观察》和《四川峨眉地区不规范发音表达方式的研究》两篇方言学论文,并发表在《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上。多年以后马悦然回忆道:“他当时的年龄足以做我的父亲,而从我们友谊的最初开始,他对于当时在学术道路上艰难探索的我来说也确像一个父亲。他对我在研究四川方言语音、音韵上给予的耐心帮助和智慧启迪让我永远感念。”马悦然非常佩服闻宥,他曾在日记写道:“今天跟闻宥教授学宋词,他自己的词填得非常好。”
上世纪50年代初马悦然离开成都回国,闻宥也因全国院校调整来到四川大学任职,1955年又调到北京中央民族学院任教。马悦然回到瑞典潜心研究汉学,他研究领域涉及中国语言、文学、哲学、历史、宗教、思想史和社会问题等各个方面,发表和出版了两百多篇有关中国文学、哲学、语言学方面的论著,其中《中国西部语音研究》是最重要的汉学专著,同时他把中国古代和现当代文学作品大量介绍到欧洲。以后很长时间师生两人都没有再见面,直到1985年师生又才在北京相见。后来,闻宥的大儿子闻广告诉笔者:“1985年4月下旬,马悦然刚当上瑞典学院院士(也就是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成员)到中国来看我父亲,那天要求我也在场,因为当年他来我们家时,我们见过面,大家都认识。当时我父亲身体已经很不好了,马悦然见到我们就回想起了我父亲第一次见到他时候的那个情景,很有感触,他还说他的中文名字马悦然就是我父亲闻宥给起的。”就在马悦然拜访闻宥后不到半年,9月27日,闻宥在中央民族学院寓所默默的离开了人世,终年84岁。
2007年12月,马悦然回成都参加“吴一峰百年诞辰画展”。在开幕式前笔者以校友的身份送给了马悦然一本笔者自己拍摄撰写的《印象华西坝》,书里面有介绍当年他们师生相见的广益大学舍的内容。在画展上马悦然饶有兴趣的观看了吴一峰的画有华西坝上人文景观的山水长卷《岷江胜慨》。
如今两位大师都已到了天国,愿他们师生在天堂延续他们的师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