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感动川大”年度风采人物:
《江姐在川大》剧组
“让五星红旗插遍祖国每一寸土地,也插进我们这座牢房”。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江姐在川大》主创团队充分挖掘学校红色文化资源,在创作编排历时一年多的时间中,广泛收集查阅有关江姐的历史资料,尤其是江姐在川大读书期间的史料,通过边学习边思考边创作的方式,在实践中体悟江姐精神,自导自演了校园精品原创舞台剧——《江姐在川大》。该剧在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进行了多场演出,获得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舞台剧《江姐在川大》充分展现了江姐在川大的峥嵘岁月,体现了川大人坚定继承江姐革命精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传统的精神风貌,成为川大学子继承江姐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品牌,激励着川大人不断“守初心、担使命”,将五星红旗永远高高飘扬在心中!
2019“感动川大”年度引领人物:
伊孜孜江·阿布力克木
维吾尔族男孩伊孜孜江·阿布力克木充分发挥青年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知行合一,用行动汇聚青年力量,在校园内以及新疆、德阳、岳池县等地开展宣讲80余场,将党和国家的政策、党的十九大精神、普法教育等内容广泛宣传到基层,以自己的满腔热情致力于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中。他的事迹受到媒体的广泛报道;获得过“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四川省优秀共青团员”“四川省新疆形象宣传员”“四川大学团员青年标兵”等荣誉70余项。如今的他是四川省青年思想政治宣讲团、四川大学青年讲师团成员之一。他用自己的一腔赤子情,讲好中国故事,发好青年之声,引领青年践行青春梦想!
2019“感动川大”年度温暖人物:
解语花:藏族病患专属翻译陪同就医服务队
尽己所能,助力健康中国,筑建和谐社会。为帮助藏区患者解决异地就医及医患沟通困难的问题,自2016年开始,川大华西医院藏族病患专属翻译陪同就医服务队——解语花,为藏区患者提供翻译导医服务,截至目前,已有志愿者823人,共计服务患者超1万人次,同时还搭建了网上帮助平台、提供针对性服务等,深得藏区患者好评,被藏区媒体深度报道。“搭建汉语桥,传递民族爱”是他们不变的初心,为藏族同胞谋健康是他们奋斗的目标!
2019“感动川大”年度奉献人物:黄晨桀
2018年9月,黄晨桀通过学校选拔成为了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开始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一所小学担任支教老师。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他积极投身于教育扶贫,在完成6000余课时的教学任务之外,开展了“彩虹知语堂”第二课堂系列活动、“索玛花儿”扶贫助学计划,为昭觉县援建了爱心桥、图书馆、爱心村小等,致力于改善贫困地区孩童的学习环境。他所在的川大研究生支教团昭觉分团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肯定,他和他的团队获得了“凉山州新时代优秀青年”“昭觉县五四红旗团支部”等多项荣誉。谈到支教一年的感受,他说道,“虽然只有一年时间,但是对孩子们,我们尽自己的全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这就够了”。
2019“感动川大”年度自强人物:
肖威搏
幼年高烧导致肢体二级残疾,但一副拐杖并没有限制他的人生,他依靠它感受到了自立自强的快乐。和世界与自己达成和解,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忱与信心,怀着感恩的心,凭借着自身能力去影响和辐射更多的人。他自2017年9月起担任班级团支书,带领支部获得2018年“四川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个人也屡获“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支书”“优秀学生”等多项表彰;他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获得“青马人人说”微经典大赛一等奖、四川大学“助爱回家”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一等奖等;他在学习上也从未松懈,担任校级大创项目负责人,前往台北大学交流学习,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9“感动川大”年度敬业人物:胡国宏
身为学校江安校区高压站站长的胡国宏,已经在川大待了四十年余年,他一直将自己视为“这里的一员”,从没马虎过一次工作,对于繁琐的工作始终不喊苦不喊累,充满责任心,保证同学们在教室上课、图书馆自习、食堂就餐、寝室用电等方面的生活不受影响。他曾获得“十佳无私奉献标兵”称号,被称为在不起眼地方向校园输送着巨大能量的“变压器”。
2019“感动川大”年度希望人物:
“微爱·阳光行”走访调研团
从书斋走向乡野,从内地走向边疆。“微爱·阳光行”重走长征路,深化资助育人,由师生志愿者组成16支队伍,行程22779公里,足迹遍布长征沿线及新疆、西藏51个县区,走访357名学生家庭,发放慰问金195500元。为访边疆农牧家庭,他们翻过高山,跨过草地,历经千辛万苦走上孩子们的上学路。为访滇南贫困家庭,他们冒着滂沱大雨,走过崎岖山路,始终坚持将温暖送到学生家庭中。牧区、藏区、贫困县,志愿者团队走入当地教育部门,交流互通资助工作开展情况,发挥校地联动合力作用;深入学生家庭,宣传资助政策,传递学校关爱,助力精准脱贫。
2019“感动川大”年度创新人物:李解元
他在科研的道路中不断奋进,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2篇(影响因子10以上7篇,川大B刊9篇,一区论文10篇),合作发表论文20余篇,14篇入选ESI 全球高被引论文,论文总被引频次达823次,他引频次达731次,个人h-index为16,具有很高的影响力。他也多次在学术会议中做口头报告和墙报,荣获第九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优秀口头报告奖,2019光催化中青年学者优秀论文墙报奖。连续三年被评为四川大学优秀研究生,2019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毕业研究生、四川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2019“感动川大”年度励志人物:彭仕辉
出生在江西省一个偏僻小山村的彭仕辉,两岁丧母、父亲离家出走,身边亲人也相继离世,之后他一个人靠乞讨为生、十岁时得到了姑姑的帮助,从而开启了他的读书生涯。进入大学后的他勤奋学习,成功入选卓越工程师班,同时他带领班级同学积极参加大创项目、互联网+等创新创业比赛。历经磨难的他也从未忘记感恩,他在本科期间创办LINKBAR科技文创有限公司,把公司盈利投入公益事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如今的他已经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用青春为每一位孩子保驾护航!
2019“感动川大”年度成就人物:成翼娟
1976年的松潘-平武地震中,年轻的成翼娟在生与死的选择中,毅然选择坚守灾区一线;22年后的汶川地震,在北京参加护士节庆祝活动的成翼娟,在北京与成都,宁静与地震,生与死,这一系列的选择中,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赶回医院。两次生死抉择,不变的是选择坚守岗位,因为在她心中,患者利益高于一切。退休之后的成翼娟,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为基层医疗服务工作做贡献,牵头组建了“中国西部护理联盟”,加入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负责四川、新疆、西藏、重庆的志愿服务工作,走遍了四川省21个市州讲课培训。2013年,由于在护理工作中的突出业绩,她获得了习近平主席亲自颁发的、也是护理行业的最高荣誉——第44届南丁格尔奖章。今年10月,成翼娟代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院、汶川地震救护团队站上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阅兵“众志成城”主题彩车。成翼娟用自己的事迹诠释着承诺与奉献,挽救着困难群体的生命,为推动社会发展和推广人道关怀作出了特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