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通过人民网教育频道等平台,联合组织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深刻认识中国抗疫所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
我校学生在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组织下在线同步收看了网络直播,并通过微信群、QQ群等各类线上渠道畅谈学习心得体会。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本科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研究生“自然辩证法与社科方法论”四门课程的学生,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在线观看“思政大课”视频,结合自身抗“疫”亲身体会和所学专业,组织学生撰写体会感想,提交小组讨论,并在最后由任课教师组织全班QQ群在线交流分享,从而深化同学们对相关内容的认识,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更加明确自身承担的青春使命,坚定“四个自信”。
课后,师生们纷纷表示,四位教学名师的课程理论扎实、案例丰富、讲述富有感染力,是一堂鲜活生动的思政大课,让大家在这特殊时期深受鼓舞,接下来,大家也会认真消化吸收授课内容,将课程收获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经济学院辅导员周俊老师谈到:“这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自豪。这个自豪,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是为我所身在的这个国家自豪。通过四位老师的课程,我进一步感受到了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党的伟大、祖国的伟大、中国制度的伟大、中国人民的伟大,我为生活在这样的国家而感到自豪;第二是为我们青年学生而自豪。课程结束后,我在线上看到很多同学热烈地讨论课程内容,大家的思想活跃而深刻,对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认识到位,我为如此的川大学子而自豪;第三是为我们作为一名思政工作者而自豪。在新时代建设的伟大征程中,祖国处处是课堂,四位老师为我们做出了表率,让我为从事这样有意义的工作而自豪。”
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邢海晶老师说,“从历史上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磨难中走来,只会越走越强,愈发体现出独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疫情伤害人的身体,但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中国社会治理能力的改进与提升。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落实党中央的重要指示精神,伟大的中国人民一定会赢得疫情防控的重大胜利,而中国经验也将成为世界防疫抗疫之宝贵经验!”
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哈萨克族同学古丽米拉·努尔地别克说:“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这次抗疫,90后、00后占了全部战疫人员三分之一,总计1.2万人次。父辈的孩子们,已能穿上防护服去和病毒打一场艰苦的战争,和死神展开较量,做勇敢的逆行者。正如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冯秀军教授所说,人们以往对于90后、00后身上的刻板印象,在这次直面生死的战场之上已经扭转,当代青年人展现了他们的责任与担当,这让作为同龄人的我肃然起敬。少年强,则中国强。当代青年用自己的活力与青春,让这场战役不再沉闷。这不是一堂普通的思政课,更是使命当前、吾辈争先的时代号角。身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念、科学防疫,掌握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与全国人民共度难关。”
经济学院2019级经济学类专业本科生褚哲忱同学说,“我家村后面的油菜花地经受了寒冬的考验,正绽放着黄灿灿的花蕾。如同这新冠肺炎冲击下全国的各行各业正在有序复工复产,人民生活也逐渐回到正轨,实在令人振奋和欢欣。党中央在这次疫情防控中的出色领导力、强大执行力,值得点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秦宣教授所指出的“这次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发人深省。中华民族历史上从未被任何灾难打倒和压垮,而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正如教授所说,‘面向未来,必须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风险化解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更加完善和成熟!”
生命科学学院2018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胡馨月同学说:“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艾四林教授谈到了‘要推动形成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方式’,作为一名生物学科背景的学生,我确有体会。恩格斯就曾指出,‘人不能超越自然,而是要依托于自然生存。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巨大的历史进步为补偿的。因此,人类和自然是个有机整体,我们需要与大自然和平相处’。此次疫情的发生,再次对我们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敲响了警钟,我们可以顺应时势去借用自然的力量,但不要妄图掌握它。艾四林教授说,‘中国抗疫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防疫窗口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战“疫”经验,充分彰显了中国开放的胸襟、人类的情怀,体现负责任大国担当’,这令我由衷地感到自豪,希望全世界人民都能团结一心,理性面对当前的全球蔓延趋势,共克时艰。”
物理学院2019级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本科生宋雨康同学说,“在这次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党中央、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门小组,积极行动、主动作为,普通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在防疫一线奋勇作战,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坚决高效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有力地阻止了疫情扩散。通过课程学习,我明白了疫情是我们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的一点曲折,是对中华民族的一次考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我们克服千难万险,取得革命和建设道路上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的关键保证。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坚定不移跟党走,时刻关注疫情动态,做好和提醒周围的人做好隔离防护,树立信心、澄清真相,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化学工程学院2019级绿色化工与生物医药专业本科生郑心越同学说:“本次疫情防控涉及了大量工厂投产、医疗用品制造、医疗废弃物品回收处理等环节,这些都是影响前线医疗卫生团队作战效果的重要因素。我们学院的专业,就与之息息相关。通过授课老师们的讲述,我牢记了党和国家培养我们的时代使命,更坚定了自己作为一名‘中国化工人’的神圣职责。眼下虽未返校,但早已复课复学。我要更加刻苦钻研学业,深入理解化工领域的广泛适用性和不可或缺性,时刻准备好,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
华西临床医学院2019级医学技术类专业本科生、维吾尔族同学麦迪娜·阿布来海提说,“看着我的老师、学长学姐们一次次出征,看着她们越来越短的头发,以及脸上因为防护措施而留下的印痕,我内心难以平静,他们就是最形象的时代榜样。这是天职的倔强,这是无畏的奉献!医学生的铮铮誓言,并不止于校园纪念碑上镌刻的那样简单。如同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炳林教授所回顾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疾病防控成就那样,正是一辈又一辈立志投身医学发展先驱们的无私付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才能在应对重大公众防疫事件中表现突出。我们作为生力军,要接过前辈们的旗帜,扎实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