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 发出川大声音 建设有川大特色的一流文科

来源: 2020年10月12日 作者:

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表示,未来,疫情有可能持续一段时间,对学院各方面的工作都是严峻的考验。同时,更多的学科发展考验也摆在了眼前,学科评估、双一流中期检查就要到来,这关乎于学院的未来,学科的未来。虽然学院也一直在为此作努力、作准备。但显然还非常不够,一些细节问题有待分析、解决。如何让学院多年来的努力能够在大考中有显现,还需深入工作。当然,其他的长效工作,如“十四五”规划编制、人才引进等等也十分重要,都需要学院一一落实,且工作得有创意,并不容易,这对学院的工作是新的考验。

经济学院院长蒋永穆表示,学院将根据学校总体部署,战略性与实际性相结合、长远目标与近期任务相结合,认真研究制定出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川大和本学科特色的发展规划。学院将以大力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推动学科内涵发展为基础,以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育人为本、质量为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创新引领事业发展,充分激发教育教学和科研体系创新的内生动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实现科研成果的重大突破和转化;充分统筹优化内外部资源,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深化完善学院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深度协同,为推动一流学科建设保驾护航;继续发挥学科优势,主动融入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为国家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

法学院党委书记何继业表示,法学院将组织全院干部和师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将学校的要求内化成为学院全体师生的行动自觉,不断激励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深化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积极探索具有现实回应能力、面向未来的法学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德法兼修,服务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建设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留工作,全面推进“人才强院”战略,不断提升学院发展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动学院一流学科和一流法学院建设;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瞄准国家需求和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加强跨学科与交叉学科建设,提升学院科学研究水平,为实现学校“两个伟大”的奋斗目标贡献新力量。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王彬表示,在今年的工作中,外国语学院党委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现学院党建和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持续统筹做好学院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各项工作。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第五轮学科评估和“双一流”建设一期验收的准备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领全院师生,乘势而上,提质增效,努力推动学院发展再上新台阶。

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熊伟表示,今年面临的两场“大考”、下一阶段的4项重点工作和2项重要任务,给人以压力和挑战,作为一名基层学院党委书记,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这次面对疫情的考验,从学校派出近300名医护人员赴抗疫一线,到承担多项应急攻关科研项目,还有艺术学院的师生创作多种形式的作品,弘扬抗疫正能量,这些都体现了川大人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这种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学校改革发展任务,对标“双一流”建设要求时,更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勇于担当的使命感,找差距、明举措、有付出、有作为,坚持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导向,提升学院内部治理水平,提升师生职工追求卓越、敢于竞争的精气神,凝心聚力,改进不足,一步一个脚印,以实际行动奋力推进“两个伟大”建设。

体育学院院长向勇表示,这次“双代会”是在特殊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的、成功的盛会,虽然各位代表不能像往常一样齐聚一起,但是大家依然能够凝聚共识,汇聚智慧,凝聚力量,共同为实现学校“两个伟大”而努力。在“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整个“十三五”期间,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方面都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川大的声音、川大的地位、川大的形象以及川大的影响力都得到前所未有地提升。对于学校的高速发展,体育学院既面临机遇更有发展压力。体育学院必须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带动和促进学院的各项事业发展,才能为学校的发展增光添彩,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贡献体育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