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薇:敢啃硬骨头的阿呷书记

来源: 2020年10月12日 作者:组织部

她是柔弱女子,却果断报名投身脱贫攻坚战场,连续扎根凉山州甘洛县斯觉镇3年,在推动当地教育和产业发展上不懈努力,只为实现群众脱贫奔康的愿望。

她就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咨询科副科长董薇,现挂任凉山州甘洛县斯觉镇党委副书记。

2017年底,得知学校要选派挂职干部到凉山州挂职,还在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资助中心工作的董薇便主动向部长陈森请缨“农村的环境我熟悉,我学过7年法律,又有心理学的基础,让我去吧!”在经过学校党委的严格选派程序之后,当年12月,作为全省442个深度贫困乡镇副书记的一员,董薇带着组织的信任与嘱托,怀着激动与忐忑的心情,奔赴凉山州甘洛县斯觉镇挂任脱贫攻坚专职副书记。

从教师到书记

快速转变角色,全面熟悉帮扶对象

到任的第一天,董薇刚放下行李就跟随斯觉镇党委书记刘伟到挖里乌村入户走访。在工作之初,她发现当地98%是彝族,年龄稍大些的根本无法听懂汉语。因此,为了更快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董薇经常跟村上的小朋友聊天,下乡就请小学生当翻译,也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彝绣女工中拉家常,很快董薇就对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的真实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2018年是我校定点帮扶的格布村脱贫验收的关键年份。虽然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都搬进了政府修建的新房子里,但是在走访的过程中,董薇惊讶地发现他们的新房子里却没有任何家具,甚至有的老乡只搭了一张床板睡在地上,这样的场景让她很是揪心,她赶紧将情况反馈给学校。通过学校的统筹帮扶,为每户捐赠了两张床、一张沙发床、一个全实木的茶几,这样,老乡们的房间一下子充满了生活气息。慢慢地,他们也开始装饰和布置自己的新房子,房前屋后的卫生状况逐步得到了改善。彝族年时,在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的支持下,她和驻村帮扶队员为所有搬迁新居的村民们拍摄了一张定格幸福的全家福,一张张享受幸福新生活的笑脸被永久的记录下来,挂在每家每户的家里。看着老乡们满意的笑容和日渐改变的环境,董薇打心里为他们感到高兴。

从幼儿园到九年制学校

充分对接资源,切实提升教育水平

初到斯觉,董薇的宿舍楼下是当时乡镇的幼教临时上课点,每天早晨起来,她都会认真观察老师和幼儿的上课情况,还时常询问幼教老师教学和生活中的困难,不到一个月,她对当地幼儿教育的基本情况便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2018年1月,在外联办和后勤保障部(原后勤集团)的联合支持下,四川大学与对口帮扶地幼儿教育联合共建项目启动,形成“迎进来—送出去”线下、线上互动共建的幼教帮扶方案,斯觉镇幼教老师全员到川大幼儿园跟班学习,四川大学先后派出4名优秀教师到斯觉中心幼儿园支教共建。2020年,还安装了远程可视化教学设备,实现了两地实时互动。斯觉镇的幼儿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现已成为甘洛县幼教示范园。

此外,她还经常去斯觉九年制学校调研了解教学和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比如专门到学校图书馆,认真查看馆藏图书和借阅记录,找到学生们真正感兴趣的书目,联系四川大学进行捐赠补充。积极申请设立学生奖学金和教师奖教金,促进控辍保学,鼓励学生努力考出大山。同时,还协调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立了四川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甘洛工作站,开办专家心理讲座,为一线教师提供心理支持。

2019年,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组织学生参加暑期夏令营,但是斯觉九年制学校的老师家都在外地,找不到合适的老师组织对接。做过多年社团指导老师的她知道这样的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意义重大,经多方协调,最后通过各村书记组织学生,利用村活动室开展夏令营活动,终于让斯觉镇第一次的暑期支教夏令营顺利开营。

从养殖到种植

担当落实产业项目,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基础薄弱,群众抗风险能力较弱,而真正想让百姓脱贫最关键的还在于留住专家、留住技术、留下企业,并且带动一批当地群众投入到产业项目和产业发展中。董薇从我校第二任格布村第一书记廖勇手上接过产业发展的接力棒,负责协调对接食品加工和养殖厂的论证和落地工作。从找地选址,办理环保、国土手续,到经营方案的反复讨论敲定,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困难她就和县里的专家、领导们咨询,政策不懂的就虚心学习,把每颗钉子钉到底,推动项目落地实施。经历过这些也让她知道了甘洛县哪里有国有用地,各个环节办理的具体情况如何,之后经常有企业向她咨询,她也热情的向他们提供信息,并学习他们办企业过程中的经验。

2019年,为了发展当地种植业,通过学校外联办协调邀请红油香椿种植专家曾明刚支持扶贫。在对接沟通过程中,董薇和驻村帮扶队员得知他还掌握了智能气雾栽培和植物克隆技术,这两项技术是国内种植领域的前沿技术,操作简便、全过程可控,能够生产出零污染、零残留的绿色天然农产品。通过实地调研和超过500小时的线上线下沟通,他们设计了格布村的智能气雾栽培立体种植基地,并利用当地纯天然的山泉水结合纯植物提取营养液,开始生产格布泉水黄瓜,在近期的销售中,他们秉持了一贯的严格和认真的态度,对泉水黄瓜的品质做了严格把关。

智慧农业产业项目的落地和推进,背后是巨大的责任和工作压力。调研时为了准确掌握每个细节,她经常跟技术专家沟通到凌晨,确保把最准确的情况反馈给学校。学校组织专家论证方案,有时需要进行十余次的反复调整,她和团队跟各合作方反复沟通协调,最终方案得以通过。论证会结束的那天,她却彻夜无法入眠,如何把项目按预期在当地落实建成,迎接她的还有无数个具体的问题。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董薇凭借对当地情况和人员的熟悉,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从协调订货、运输、安装、施工,到解决工人之间的矛盾纠纷,顶着疫情的压力,终于项目在2020年6月顺利投产。来自大凉山的泉水黄瓜一上市就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今年7月,董薇携智慧农业参加了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并获得凉山州创新组优秀项目称号。

此外,除担任斯觉镇党委副书记外,她还担任斯觉综合帮扶工作队队长,主要负责管理协调30名队员的工作。由于对接各类工作较多,她从学校带去的150G的工作电脑早就已经被装满了,如同她的内心一样,也被挂职工作填充得满满当当。

在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普查工作中,董薇还被选派到盐源县入户普查。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每天8点钟出发,需按任务分配完成当天的普查工作。在博大乡西沟村普查时,有两户村民住在河对岸,走山路需要绕很远,她看到有村民用溜索过江,就跟带路的村长说:“老乡可以过,那我也可以过。”于是坐上溜索滑到对面,快速地完成了走访调查。下来之后,她还提醒村长,要增加救生圈等救助措施,确保村民的人身安全。

挂职1000余天,董薇不忘初心、牢记责任和使命,身体力行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从大排查、脱贫验收工作,到自发搬迁、普查走访,大量的一线事务处理和检查走访经历,极大地锻炼了她多方面的能力。原本应于2019年12月结束挂职返校的她,在接到省委组织部要求全体乡镇党委副书记需延期挂职一年的通知后,虽然当时身体抱恙,她仍然表示理解并服从组织的决定。作为学校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挂职时间最长的年轻女干部,三年的基层一线历练,让她更清楚地认识到参与扶贫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她说,能够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是一段非常自豪和难忘的经历。近期,她被组织推荐评为“凉山州脱贫攻坚优秀帮扶队员”。

作为学校与帮扶地的桥梁,近年来,董薇和我校赴甘洛县“1+N”的扶贫干部们一道,积极落实我校各类帮扶项目50余项,对接捐赠图书4000余册,协调捐赠衣物及文体生活用品100余万元,整合落实帮扶捐赠资金1000余万......他们积极推动落实这些用心用情的帮扶措施,不仅提升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更是将四川大学的帮扶成效真正印在了当地群众的心里,让百姓充分感受到了我们伟大的党对人民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奔康的伟大决心和真切关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