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金秋九月,来自五湖四海的9093名大一新生齐聚川大,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9月21日,四川大学2020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在江安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王建国,校长李言荣,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高洁、张兴栋,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安民,我校杰出教授项楚、游志胜、曹顺庆、詹石窗、霍巍,教育部高校党建工作联络员、重庆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肖铁岩,校领导陈志坚、晏世经、侯太平、曹萍、梁斌、李蓉军、张林、郭勇、褚良银,校友代表、中国广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王鑫,抗疫教师代表、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教授,教师代表、历史文化学院陈力教授,各学院主要负责人在主席台就坐。机关部处和业务实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以及2020级全体本科生参加典礼。典礼由校党委副书记郭勇主持。
李言荣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对2020级本科新同学表示欢迎,对大家正式成为川大学生表示祝贺,并以“学习能力是真能力”为主题,给同学们上了开学第一课。他表示,人与人之间拉开人生差距的主要原因一是胸怀,二是学习能力。人与人的差别主要还是来自于学习能力的差距。学习能力是一个人长期的可持续的竞争力,可以讲学习能力是一种生产力!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可以锻炼出来的,大学就是这项能力锻炼的第一场所。他指出,提高学习能力有三点很重要:一是开放性的信息接收,而不是封闭的、选择性的和固定来源的信息接收。只有开放性的信息接收,多与不同群体进行信息交流,才能打开视野、做一个信息平衡的健康人。二是要有底部思维的训练,而不是停留在浅表层触摸问题。一个人要想成为创新性人才、成为引领性人才、要想与众不同,就一定要有能触摸到问题底部、能洞悉事物本质的思维能力。三是要克服路径依赖,打破惯性思维。路径依赖就会使人们忘记从根源上问为什么,容易走向跟踪、模仿、复制,满脑子的标准答案,导致人类所具有的创新基因无法发挥。放弃模仿、打破惯性思维才能推陈出新,敢于创新才能成就卓越。最后他强调,学习能力才是真能力,也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典礼上,主席台前排就坐的校领导、院士、杰出教授和嘉宾为2020级本科新生代表授校徽。2020级的全体新同学正式成为“川大人”。最后,全体师生共唱《歌唱祖国》,开学典礼在激昂奋进的歌声中圆满结束。
此前,四川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于9月14日在望江校区田径场举行,9469名研究生新同学正式以川大研究生的身份开启了人生新的征程。典礼上,李言荣校长以“研究生如何做到精而广”为主题,给同学们上了开学第一课。
李言荣谈到,一般而言本科生是按通识教育来培养的,而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是奔着成为专家去的,所以研究生首先要往深里走,但当前科技的突破、学科的进展主要还是在交叉边缘地带,这对研究生知识的广度、对其他学科尤其是相邻学科的关注和了解提出了新的要求。所谓“精”就是集中精力聚焦一个领域、专注于一个目标,不断往深里走,去接近事物的底部、触及问题的本质,把最重要的事情力争做到极致。而所谓“广”也不是说什么都要懂,而是对自身研究领域进行深入探索的同时,尽可能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并能够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更多的关联、交叉和贯通,开拓我们研究的视野并形成多元的思维。关于如何才能做到精而广,李言荣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在研究生期间当一段助教是训练精而广的一条捷径。二是学点科技史或文明史是打开科研视野、培养战略思维的有效方法。三是多看点人物传记了解他人如何站在人生高点是激发创新使命的有用途径。他说,无论你来自哪里,学的什么专业,只要你学会了在往深里走的同时,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边界,真正做到精而广,你就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川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