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川大峨眉岁月(中)

来源: 2020年10月26日 作者:档案馆 胡淮珍(口述) 谭红(整理)

1939年,国立四川大学从皇城校区迁往峨眉山办学,历时近4年,1943年迁回新建成的望江校区,开始了四川大学办学的新纪元。

胡淮珍是1943年川大文学院教育系第12届的毕业生。2014年,档案馆谭红用半年的时间多次采访了97岁高龄的胡老先生,老校友勉力回忆,玉成了这份弥足珍贵的采访文稿。今年7月,胡淮珍老校友在家中仙逝,享年103岁。川大峨眉山时期最老的学生走了,愿他在另一个世界岁月静好,永享太平。

谨以此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愿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孔学堂遐思

抗战时期的“借读生”

当时川大学生成份大致可分为两大群体:一个群体属川籍,即四川各县、市中学毕业后考入川大的学生。另一个群体属于外省籍,即从东北、华北、华东南、华中等日寇占领沦陷区内迁来川大借读的学生,叫借读生。他们受过逃亡的痛苦,一无所有,一切费用包括学费、衣、食及零用钱完全由学校包干供给,成绩优良的,还可另外获得奖学金。两个群体的学生都能够刻苦、勤奋地学习,他们生活简朴,相处融洽,学习上相互辅导,彼此勉励。大家深受“读书救国”思想的影响,秉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志,在峨眉山朴实敦厚的学风熏陶中,刻苦读书。

学生大群体内又有小群体:“借读生”以省籍为主成立省的川大同学会,川籍生成立以原读中学为名的川大同学会。每年各举行一次“迎新会”,欢迎新同学入川大,一次“送旧会”,欢送毕业生毕业。所谓会者,就是举行一次简单的会餐,叙叙乡情、友情、校情,打一次“牙祭”而已。各系每年的毕业生为老师举行“谢师会”,即感谢老师四年的培育教养之恩。

煤油灯下的夜读

因为山中学生少,教授多,讲师最多就是辅助、辅导学生,学校信任学生,随便你自主学习。起床睡眠都凭晨钟暮鼓,学校没有铃声,早晨各人读英文,读国文,都要读出声音来。

大家四年在山中都是使用煤油灯,看书离一尺远,习惯好,戴眼镜的人少得很。晚上自学就在寝室内的床前,住的很简单,双人床,每个学生配有一张书桌,两个抽屉那么长。所谓煤油灯,都是自己弄的。就是现在用的那种墨水瓶,拿个棉线,放进煤油,各人在各人的床边放个煤油灯学习。白天在教室学习,下雨或者光线不好的时候就用这个灯,每个人一盏,自己买油,小铺子有卖的。

与世隔绝 工友成信使

当年的峨眉山属完全未开发的原始地区,交通不便,物资供应匮乏,与外界完全处于隔绝状态。在距离报国寺二公里的地方,修了一条从乐山到西昌的公路,名叫乐西公路,汽车很少。学校通讯只有靠安装的一部电话,这部唯一的公用电话设在报国寺,是学校和成都联系的媒介,因为当时川大还有农学院在成都。学生要给家里打电话都要去峨眉县城打。为了解决师生对外书信的交流,信息的来往,专门安排一个工友名叫史明安,他每天收齐师生的信件送到峨眉县的邮局去投递后,又从邮局把寄给师生的信件、书报取回学校分送各院,交给收件人,一年365天,不论雨天雪天,史明安天天往返在县城与伏虎寺、万行庄、鞠槽三处,毫无怨言,师生对他都有深厚的感情。

“石中美”与“陈福记”

峨眉山的学生生活主要是学习,白天都是在教室里上课,晚饭后下山去报国寺休闲、喝茶:有独饮独思的,有三五成群交换学习思想、各抒己见的,有围观下象棋、下围棋、打长牌的,有高声争论的,有低声耳语的,有独行散步、沉默不语的……大家嬉笑怒骂,无所拘束。

当年报国寺是十分冷清的,只有一家当地农民开的茶馆,学生给它取名叫“石中美”,当时的“石中美”茶馆样式也很简单,放点矮式小方桌子,有木凳子,很便宜,每碗茶那时候就几角钱。

另外一个姓杨的裁缝社,是从成都迁去的夫妻店。晚上还有工友开个小店,在大殿里摆起来,卖些小吃,东西都很普通,有醪糟、花生、鸡蛋什么的。

此外还有个餐馆,名为“陈福记”,是一对湖北人开的夫妻店。因为平时没人买,“陈福记”只有在星期日开门营业。后来川大迁回成都,他们也跟随川大迁回来了,到华西坝办了个西餐馆,当时我们学生都喜欢去,因为有感情。

抄小路登山 其乐无穷也

在峨眉山上也没什么集体活动,没有唱歌舞会,也没有运动会,只有一个壁报办在伏虎寺,是当时学生办的,发表一些小文章、感想、读书心得。但是每到寒暑假,学生三五成群自觉组成爬山竞赛活动,热闹非凡。峨眉山气势宏伟磅礴、层峦叠嶂、森林蓊郁、峡谷幽深、山岚云影、瞬时万变,又有峨眉十景之说,比如“大坪霁雪”、“清音听琴”、“洪椿晓雨”、“金顶佛光”等等,我们都一一领略了它的秀丽风光和独特魅力。

现代人去峨眉山旅游,只喜欢坐汽车上雷洞坪,乘缆车上金顶,不知道步行石板大路上山的种种乐趣。我们当学生时爬山,可以高歌猛进,大吼大叫,山谷回音,震动云霄,鸟雀闻回声而展翅乱飞;也可漫步闲游,吟诗作赋而自我欣赏。大多数学生都爱翻山越岭,喜欢成群结队,步行碎石崎岖小路一路探险上山,一般日程是:第一天从伏虎寺出发,上行约五、六十步高石梯进入雷音寺、纯阳殿,拜观音菩萨,下坡到清音阁夜宿,听铿锵琴音。第二天,在白龙江与黑龙江汇合处,赤足涉水,渡河到九老洞探险,过洪椿坪,到猴子坡戏猴,再登几百阶高石梯到洗象池,夜宿赏月。第三天离开洗象池,小声轻步走过雷洞坪(传说,若高声重步地走,可惹得雷公发怒打雷),经接引殿直登上金顶。第三天(或第四天)夜宿金顶1-2夜,借穿僧人的御寒棉衣,等候大晴天观日出,看佛光,赏云海。第四天,沿大路下山回伏虎寺休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