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学习弘扬革命先辈崇高精神”学术研讨会

来源: 2020年11月09日 作者:刘姝雯、李融

本报讯 10月16日,由我校和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共同主办的“学习弘扬革命先辈崇高精神”学术研讨会在望江校区明德楼举行。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李红岩,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国家人才计划称号获得者陈金龙,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评论家宋剑华,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江红英,我校杰出教授曹顺庆、詹石窗、霍巍,校党委副书记曹萍,副校长姚乐野,省委党史研究室、自贡市委党史研究室及学校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开幕式及大会主题报告由曹顺庆教授主持。会上,姚乐野代表学校向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向大家长期以来对学校建设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此次学术研讨会旨在进一步缅怀与铭记革命先烈为新中国建立所作出的贡献,加强对革命文化、红色基因的研究阐释,坚定文化自信,将红色基因灌注到立德树人、培养又红又专时代新人的行动之中,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把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他表示,学校将继续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担当起文化传承创新的责任和使命,深入挖掘革命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江红英代表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对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四川党史工作的领导和嘉宾表示感谢。她深情回顾了革命英烈江竹筠的成长经历和革命事迹,缅怀学习江姐,传承红色文化,最根本的是树立崇高理想信念,铸就时代忠诚;最紧要的是锤炼扎实过硬的本领,担当时代重任;最重要的是锻造顽强奋斗品格,迎接时代挑战;最关键的是提升个人修养境界,塑造时代形象。她表示,要认真研究解读革命先辈、革命实践的时代价值,大力宣传阐释革命精神、革命文化的现实意义,进一步深化研究、总结经验,依托“伟人与四川”等七大特色党史资源,努力打造四川党史特色名片,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研究氛围。

李忠杰以《江姐与红岩精神》为题作大会主题报告,他重点围绕现实中的江姐与文学作品中的江姐、江姐与南方局、江姐与红岩精神等三个方面,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江姐的革命事迹、江姐精神、以南方局为代表体现的红岩精神。他说,江姐的革命事迹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她在革命中表现出了超越常人的意志与崇高的党性。我们学习江姐的革命精神,不仅要学习小说《红岩》中体现出的革命精神,还要进一步挖掘现实中江姐的革命英雄主义行为,研究她的革命历史,学习宣传她的革命精神。希望大家继续加强革命英雄人物事迹的研究和宣传,向江姐和南方局的革命前辈和革命英烈学习,不断把党和国家事业推向前进。

曹萍作《在红色基因传承中培育时代新人的思考与实践》大会主题报告。她说,四川大学历来是“四川进步势力的大本营”和“西南一带传播革命种子的园地”,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发源地之一,先后涌现出67位校友为新中国诞生献出了宝贵生命。她在报告中介绍了积极投身教学引路工作、弘扬爱国情的恽代英,大力宣传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强国志的王右木,热忱从事革命实践活动、实践报国情的刘伯坚等三位革命先辈追求真理、不懈斗争的感人事迹。她介绍了近年来川大深入挖掘江姐等校园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打造一个馆、创作一台剧、建设一个班”、开展“传承弘扬江姐精神 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讲好红色故事、抓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培育又红又专时代新人的有关工作情况。她表示,学校将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专题学习活动、红色革命文化研究阐释活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把传承红色基因融入到教育教学各方面、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用红色文化为青年一代立根、铸魂、打底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特邀报告及大会发言由詹石窗教授、霍巍教授主持。李红岩、陈金龙、宋剑华分别作《理想信念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烈士纪念的形式与功能》《文学文本与历史本事中的江姐形象》特邀报告。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英烈纪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对革命先辈崇高精神的内涵和本质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报告立意高远、内容丰富。

自贡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东,我校图书馆馆长党跃武、档案馆馆长兼校史办公室主任毕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羊绍武、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傅其林分别以《江姐:自贡永远的精神坐标》《高校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理念与路径》《信仰的力量人性的光辉——试析江姐托孤遗书的精神内涵》《马克思主义在四川早期传播的路径探析--以王右木为例》《习近平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为题作报告。大家纷纷表示,在建党10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要进一步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形成更多高质量的红色文化理论成果,并将红色文化理论成果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培育更多又红又专的时代新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