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在国家危难、人民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川大人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战病魔、打胜仗,用行动诠释使命和担当。抗美援朝战争中,我校涌现出一批维护国际正义、捍卫世界和平、保卫新生共和国的热血师生,他们无私无畏挺身而出的伟大精神、不怕牺牲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激励着我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共同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四川省志愿援朝外科手术队:
奔赴祖国需要的最前线
1953年1月15日,根据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的要求,四川省志愿援朝外科手术队在成都正式组队(正式名称为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工作委员会国际医防服务队第十二队),队长是川大校友、省人民医院院长谢锡瑹教授,副队长是华西医院的胸外科专家杨振华教授,队员有党新民、陈树德、萧庆叙、吴志安、薛露华、萧玉曾、敬以庄(华西外科医生,增补)。这支队伍中有两名华西医生,其中杨振华到朝鲜战场后,改任医疗队队长。
医疗队工作地点在最前线的上甘岭地区第十四前沿兵站,他们不仅要做伤员的紧急救护和必要的手术,还要转移伤员以及做好扑救周边火情等工作,杨振华教授荣立三等功。停战协定签订后,志愿军后勤部为提高部队医疗技术水平,决定开办短期军医训练班。1953年9月,杨振华接到命令,到第二基地医院报到,担任训练班副主任。1954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卫生部召开“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年卫生工作总结大会”,谢锡瑹、杨振华代表四川省志愿援朝外科手术队参加大会。
西南援朝医疗队:
以责任和担当践行神圣使命
在这场战争中,无数先辈用热血和青春铸就了伟大胜利,川大华西口腔人也义不容辞,主动请缨奔赴战场,为受伤战士进行医疗救治。
战争中,志愿军战士英勇作战,不畏牺牲,光荣负伤的伤员多是创伤、烧伤,尤以头、颌面部居多,需要颌面部专业的医生处理。然而,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医务人员极度缺乏,更无这方面的医生。中央军委下令给西南军区:“组建一支援朝医疗队,由宋儒耀教授担任队长并负责选拔。”
华西口腔专家宋儒耀认真分析二战经验,提出头部、颌面部创伤没有口腔科医生没办法工作,一般医生不甚了解口腔颌面部的生理、解剖情况,缺乏对上下颌关系的认知,难以恢复其功能,因此医疗队应以口腔青年专家为主,他们有充分的口腔生理、解剖、病理知识和健康身体,能适应战场上特殊的环境。
1951年4月31日,宋儒耀领队,由邓显昭、王翰章、吕培锟、侯竞存、曹振家、彭学清、杨泽君、张连俊、吴银铨组成的西南援朝医疗队出发了。
援朝期间,西南援朝医疗队在复杂艰难战争环境下,夜以继日地开展救治工作,共救治1000余名颌面部创伤及烧伤伤员,被国家授予集体军功荣誉。1952年,西南援朝医疗队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艰巨使命,带着由伤病员们签满名字的国旗归来。
西南援朝医疗队在抗美援朝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必然会被历史所铭记。他们从朝鲜战场回来之后,以丰富的实战经验、精湛的专业技术,继续为中国口腔医疗事业贡献力量。宋儒耀教授于1957年创建了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王翰章教授成为新中国口腔颌面外科的创建人之一,是中国口腔颌面外科的先驱和开拓者;吕培锟教授创办了暨南大学口腔医学院,为中国口腔医学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抗美援朝中的在校大学生:
我在战场当翻译!
1950年11月,当周总理询问从朝鲜回国述职的柴成文朝鲜战场最缺什么时,柴成文回答“英文翻译”。随即向全国高校发出了征召英文翻译人才的号召,经过共青团成都市委和四川大学团委的动员,现场很多川大学子和华西学子咬破手指写血书要求到朝鲜前线。
经过翻译《资本论》等英文水平选拔,从成都市高校选拔的首批23名外语翻译随即加入60军。这23人均为在校大学生,他们中有22名是川大校友,分别是四川大学的林学逋、袁守诚、张泽石、姚文彬、边世茂、雷顺田、李嘉犹,私立华西协合大学的詹振声、刘开政、张光宇、王仕敬、高立村、周子嘉、陈伯毅、周明福、廖运掌、王克武、王华英、陈单特、熊光复、周正松,以及光华大学的陈世刚(70年代从军队转业后至川大外文系任教,直至退休)。1951年3月下旬,在重庆学习的两位川大外文系1948级学生贺集彰、徐孝祥也应征为翻译,并赴朝鲜战场。
这些热血又有外语特长的青年机智、勇敢,在敌情侦察、翻译缴获文件、战场喊话、俘虏押解和管理以及停战谈判中表现出色。林学逋在被俘后,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始终忠于祖国,被敌人残忍地挖心杀害,并抛尸大海,校友巴金将他的事迹写成了报告文学《不能忘却的仇恨》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在全国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詹振声烈士也是在主动要求突前侦察时不幸壮烈牺牲,埋骨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