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我校文学与新闻学院在江安校区举办了“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读书会”。四川大学讲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力丹作为导读者,与文新学院师生共读恩格斯的新闻学文章《瑞士报刊》,以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在交流与思考中深入学习恩格斯的新闻思想。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操慧、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朱志刚分别任读书会线下和线上主持人,线上线下共120名师生参加了读书会。
在读书会现场,陈力丹教授对《瑞士报刊》一文进行了进一步讲解。他介绍,恩格斯因为《新莱茵报》出版地科隆戒严,他有被捕危险而流亡。他从法国巴黎徒步至瑞士伯尔尼政治避难。这篇文章是他离开伯尔尼返回科隆之前写的最后一篇文章,积累了观察和参与瑞士报刊工作两个月的经验和资料。在这段时间里,他笔耕不辍,写了大小33篇新闻,参加了瑞士工人运动,做了大量宣传《新莱茵报》的工作。
陈力丹对《瑞士报刊》蕴含的新闻思想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将其归纳为“记者发挥自己才能的环境条件”“党派与党的报刊”“报刊和政府”“报刊的民族特点和阶级或党派的属性”和“办报人的观点和报刊的观点”五个方面。陈力丹教授认为,恩格斯在《瑞士报刊》中以报刊党派属性为纵线、以报刊民族特点为横线来研究报刊状况的方法值得借鉴。“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恩格斯批评瑞士报刊狭隘性得出反向的结论,媒体不应仅追求眼前利益,而应胸怀世界、放眼世界,唯有在长远的目光下才能做好眼前的工作。”
最后,陈力丹教授列举了一段恩格斯旁听瑞士议会发言后关于议员杜福尔将军发言的文字,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此,他鼓励同学们写好新闻。
同学们表示,通过与陈力丹教授一起阅读恩格斯的《瑞士报刊》,不仅对写作背景和恩格斯的新闻思想有了深入了解,还收获了颇多思维上的启示。今后的学习中要注重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原典著作,努力开阔眼界、体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