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2020!川大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来源: 2021年03月11日 作者:新闻中心 摄影 何苗

2020年,四川大学科研总经费突破30亿元、达到30.8亿元,其中人文社科科研经费首次超过2亿元。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6项,直接经费3.2亿元,集中受理期获准项目数与经费排名全国第9。获批建设国家口腔医学中心、首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国家级平台。我校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5项,其中牵头3项。牵头获2019年度教育部科技奖一等奖5项,列全国高校第4。牵头获四川省科技奖一等奖11项。2020年获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奖一、二等奖共22项,列全国第9。生物治疗国重室新冠疫苗研发取得重要突破并进入临床实验,相关基础研究成果在《Nature》上发表。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精品力作不断产生,《中国道教通史》等标志性著作正式出版。医工结合成功破题,正式发布5G智能智慧医疗应用创新示范平台、西部地区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高地与应用平台、医工结合研发支撑与转化应用平台。学校与成都市共建未来科技城和未来医学城(国家医学中心),校地合作取得重大进展。

科研创新能力增强标志性科研成果显著在全球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下,全校科研人员勠力前行,在不平凡的2020年,取得不平凡的科研成绩。

在2020年1月举行的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校共获得5项国家科技奖。章毅教授等主持的《神经网络的若干关键基础理论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王玉忠教授等主持的《不易成炭高分子材料的高效凝聚相阻燃体系建构及其作用机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刘颖教授等主持的《新型复合碳氮化物固溶体粉末及其高性能硬质材料》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学校连续两年获4项国家自然奖,获奖数量并列全国高校第二。王琪院士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专利申请及授权量稳中有升, 2020年申请专利2116 件,授权专利 2066 件,通过许可、转让方式转化专利75件,合同经费 1.5亿元,通过作价投资入股等方式转化科技成果42项,作价总金额6.23亿元。学校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入选全国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的7个部属高校之一。

29项成果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获奖总数位列全国第12位,一等奖2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4项、青年奖2项、普及奖1项,一、二等奖总数位居全国第9位。古籍所刘琳等著《宋会要辑稿》和法学院龙宗智著《检察官客观义务论》获得一等奖。其余27项获奖成果主要分布在文学与新闻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等单位。其中文学与新闻学院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普及读物奖1项;历史文化学院二等奖4项、青年成果奖2项;法学院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公共管理学院二等奖2项;经济学院二等奖1项;南亚所二等奖2项;商学院二等奖1项;古籍所二等奖1项;华西公共卫生学院三等奖1项、马克思主义学院三等奖1项。

推进重大文化工程《中华续道藏》编纂工作。实施振兴冷门绝学重大文化工程,启动世界第一部《甲骨文字典》和《汉语大字典》修订工程。由杰出教授卿希泰、詹石窗主编的道教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道教通史》(五卷本,350万字)出版发行;杰出教授项楚教授、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所长普慧教授担任总主编的《中国俗文化研究大系》已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完成第一批出版工作。由历史文化学院何一民教授主编的、国内外第一部系统地研究20世纪新疆城市与区域发展变迁的学术著作《20世纪新疆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出版。公管学院夏志强教授、经济学院张衔教授分别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文。

大力推进科研平台建设科研基地建设获新进展大力推进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的建设和争创工作。2020年,学校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级科研基地“四川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为首批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之一,强化产业应用导向,面向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医学、金融法律等领域需求搭建应用研究平台。作为牵头单位,新增省部级科研平台7个。

2020年,我校文科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新增1个国家级人文社科基地,即由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四部委联合设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新增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即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新增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即四川大学欧亚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获批为四川省第一批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

搭建文理工医学科发展平台深入推进“文优-理进-工改-医强”

2020年,学校设立文科办、理科办、工科办和医学中心,统筹协调文理工医各学科发展。出台实施《四川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四川大学理工科发展计划相关实施方案》(川大科技〔2020〕18号),强化文理工科顶层设计、整体部署和协调管理,成立学科发展办公室,为学科沟通、协调、交流、发展搭建平台,谋划发展战略。

启动实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举措,“国家级科研基地平台提升计划”“科研基地平台培育计划”“中国特色‘川大学派’培育计划”。经遴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安全研究中心、古籍整理与经典文献研究中心、城市研究所7个研究机构进入科研培育基地平台培育计划,近世中国研究学派、四川大学中国生命哲学学派、四川大学符号学学派、中国司法实证研究学派、“大文学”研究学派、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建设学派6个团队进入中国特色“川大学派”培育计划。

围绕“理进”的发展目标,制定并实施理科内涵式发展三大计划,《理科“从0到1”原创研究青苗计划》、《理科高端国际合作支持计划》和《理科特色方向培育计划》,着力提高理科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从0到1”原始创新能力,培育重大基础性原创成果。启动首批“从0到1”原创研究青苗计划项目12项,特色方向培育计划项目13项,高端国际科技合作支持计划项目2项。

汇聚科研强力为“战疫”贡献川大力量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学校迅速反应、广泛动员,充分聚合文理工医多学科力量,发挥华西医学科研优势,以学科交叉、医工融合为抓手,以产学研结合为路径,自筹资金紧急启动了多批次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攻关科研项目,并以工作周报、定期梳理、制定《四川大学应急科研攻关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多种方式,保障科技抗疫项目抓紧、扎实地开展。学校自筹经费资助应急项目43项,同时牵头承担科技部疫情防控应急攻关任务1项,教育部高校新冠肺炎防治科研攻关重点项目3项,四川省科技厅应急项目10项和四川省发改委平台建设项目2项,发表新冠肺炎疫情有关学术论文超过90篇(截至11月30日)。生物治疗国重室新冠疫苗研发取得重要突破并进入临床实验,相关基础研究成果在《Nature》上发表。

同时,组织文科教师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特点与科研优势围绕疫情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向中办、国办、国安委等部门报送研究报告30余篇,其中4篇获得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批示。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专项1项、2020年四川省社科规划四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重大课题研究项目5项、自筹经费设立第三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科研项目10项。针对疫情期间如何做好社区管理这一问题积极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应急决策参考,为四川省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四川省卫健委就我校文学与新闻学院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为四川省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支撑等事宜,向我校发来感谢信。

深化校地合作共建未来科技城和未来医学城我校高水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成都市高新区签署深化创新合作暨未来科技城科教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建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级创新平台,共同策划并申报一批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大创新研发平台,推动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与成都东部新区、成都兴城集团签署《成都健康医学中心(未来医学城)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成都健康医学中心(未来医学城)一期工程将涵盖医教研产的基本功能,深入推进“三院一区”,即综合性医院、国际化医学院、研究院、产业园区的建设。

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推动学校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重庆大学共同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联盟将重点围绕推进学生的跨校交流与培养、扩大优质课程和专业的共享、加强人才队伍的共同引培和互聘互用等方面开展深入的合作,共同促进成渝两地高校更高质量、更有特色的发展。

学校不断加大与海南、厦门及省内地市的合作力度。与海南省、三亚市、博鳌乐城管理局、海南控股签署《海南省人民政府—四川大学战略合作协议》《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四川大学医教研一体化项目合作协议》《三亚市人民政府—四川大学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海南省政府与四川大学将充分依托双方优势,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大力开展医疗卫生、教育及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

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中国南亚研究中心与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印度国防研究分析所共同主办第三届中印高级别二轨(视频)对话。中国南亚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就中印关系、中印边界问题接受央视新闻、环球时报、南华早报、南方日报等新闻媒体的采访,及时发出南亚研究的“川大声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