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说过这样一句话:“文化,是华西这艘‘医疗航母’得以远航的‘引擎’。”在华西人眼中,只有不断地把华西的优势和华西的历史整合,医院才能不断发展。具体到某一个科室亦是如此,有人开创,有人继承,亦有人创新。科室人进人出,交迭更替,唯有“传承“二字,能让科室屹立不倒,薪火永流传。
作为中国内地现代呼吸病学的发源地之一和全国最大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室之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发展历程背后的传承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本文通过将川大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冯玉麟教授、李为民教授、梁宗安教授、刘丹教授的采访整理成文,与读者共同分享华西医院三代呼吸人带领学科传承和发展的故事。
脊背上的呼吸人,以身作则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科室发展史是过去的沉淀,也是未来的导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根,扎在成都,起于1938年。
与国内大多数呼吸内科起源类似,华西医院呼吸内科也由结核病房发展而来,其前身为1892年由基督教差会所办的成都市仁济医院内科和建立于1938年的肺病疗养院。
当时的肺病疗养院有病床40张,用于收治结核康复期病人,由罗光璧教授担任院长;1952年,疗养院被捐给当时的华西大学医院,同年,张仲扬教授加入。随后,张仲扬教授组织并参与了华西医院结核病室的扩建、迁建工作,见证了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壮大。
1984年,呼吸组独立成呼吸内科,张仲扬教授成为华西医院呼吸内科的创始人之一。2012年,呼吸内科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百年来,川大华西医院的大门一直都向老百姓敞开,其成立之初的定位就是给平民看病。而张仲扬教授更是将这种“平民情感”融入到了他整个医学生涯中。
从早年开业行医到成为知名专家,张仲扬教授不论病人贫穷或富贵,是达官或平民,一律认真诊断,精心救治,还对贫穷病人送医送药。无论风里雨里、盛夏严冬,他总是准时出现在病房,出现在病人身边。
张老每天骑自行车穿城到南门当时的川医,按时上下班。没有一天间断。在他心中,病人时刻处于第一位,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医护人员就是病人的亲人”。
1938年至今,从呼吸内科鼻祖罗光璧教授,到张仲扬教授、陈文彬教授、王曾礼教授、冯子玉教授、殷大奎教授、林震勋教授、徐大华教授、冯玉麟教授、文富强教授,再到科室现今的“掌舵人”梁宗安教授,每一位都独特而普通——独特于各自的人格魅力,普通于都悬壶济世,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并从不同层面为病人考虑,解决病人实际问题。
呼吸内科要走出四川盆地,走向全国和世界
冯玉麟师从张仲扬教授,自1995年始任华西医院呼吸内科(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到2017年卸任大内科主任,二十余年来博极医源,耕耘不辍。他仁心仁术,对病人关怀备至,对年青医生倾力栽培,有“平民主任”、“熊猫教授”之美称。在他的带领下,华西呼吸内科日更月新,蓬勃发展,逐步实现走出四川盆地,闻名全国,享誉世界的宏伟目标,疾病治疗、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都走在学科前沿行列。
任期内,在科室建设方面,冯玉麟既传承炬火,保留优势,又倡导创新,兼容并蓄。在他的带领下,华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直保留着结核病房,因为华西结核病房是呼吸科前身,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发扬科室在结核病方面的先进诊疗经验和科学研究甚为重要。
结核病表现复杂,并发症多,还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在结核病的诊疗中,多器官系统的受累使得一般单科结核病医院难以处治全身并发症多的患者。而川大华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背靠中国西部最大的综合性医院,有着无可替代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
2001年《四川省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限制了综合医院对于结核病的诊疗资质,要求这些医院将病人转诊至专门的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归口管理定点医疗机构。在冯玉麟的带领下,川大华西呼吸人力呈结核病的复杂性,多样性,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才能救治的疾病。最后,华西医院成为了当时全国医学院校中唯一得以保留下结核科室的院校,成为四川省结核病的归口管理定点医疗机构之一。在结核病全球有复燃趋势的当下,结核病房的存在意义重大。
此外,冯玉麟也大刀阔斧地锐意改革发展呼吸内科各亚专业,相继主持建立了呼吸病研究室、肺功能检查室、睡眠呼吸监测中心、呼吸治疗医师专业,而今呼吸治疗学专业已逐渐发展壮大,四川大学成为了全国唯一一家有呼吸治疗学系的院校。同时在冯玉麟的带领下,科室还建立了RIUC,开展了胸腔镜检查与治疗,完善了纤支镜检查室及其他多个治疗新项目。
在冯玉麟看来,要把学科做强做大,最重要的是人才梯队建设。每个亚专业都要有学科领头人,而且“这些领头人不仅要技术精湛、临床过硬,还要有管理才干、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宽广的胸怀,能带好团队。”他在任期间不断引进亚专业领头人——慢阻肺学科带头人文富强、间质性肺病学科带头人金洪、感染专业学科带头人范红等。现任华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的梁宗安也是当时冯教授指定的学科带头人,负责呼吸治疗专业的创建与建设。
群英荟萃,人才济济,冯玉麟领导下的华西呼吸科室接过了时代的接力棒,不断开拓创新,迎接新的挑战。2003年,冯玉麟曾作为一线专家奔赴非典战场,被评为全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而在2020年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冯玉麟教授也和其他华西呼吸人一道投入到抗疫的战斗中,担任了四川省抗新冠肺炎首席专家,抗新冠肺炎救治组组长。而新一届的华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主任和医护战士们也在第一时间披衣执甲、冲锋一线。薪火相传,一以贯之的是大医精诚的华西风骨,始终不渝的是为天下而忧的赤子初心。
守其规,沿其路,循其川,方行稳致远。冯玉麟深知要管理好一个科室,得靠严格和细化的管理制度。在科室管理方面,冯玉麟逐步完善科室制度建设,他以身作则,严于律人,即使是自己违反了科室的相关制度,也要不打折扣地接受相关处罚。
他对科室干部要求极高。他认为干部必须树立高远的目标,要有雄心、壮志、要有梦想、并坚持不放弃,集思广益,尊重群众意见,让每位员工都成为主人,要亲身去实践、去奋斗,才能把管理和传承工作做好。“没有规矩,没有制度随便搞搞将一事无成,做临床医学院的医生和老师应把不误人子弟、不草菅人命作为座右铭。”严谨的态度是他对病人和工作的负责。
而在规则之外,他平易近人的拳拳爱照,也总是让人如沐春风。他急病人之所急,总是在第一时间回复病人消息,耐心细致地为他们解惑。对于团队成员,他关心年青医生的待遇和职业生涯,鼓励帮助他们加职称晋升,开展科学研究。医路迷茫,他主持开展严格规范化临床训练,不遗余力地为学生创造条件,搭建锻炼平台,培养硕士、博士生50余名,先后送10余位博士生赴美国康奈尔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学校进行深造。
冯玉麟被称为平民主任。卸任大内科主任时,院内对他的干部测评优秀分数高达96.7分。他说“为官一生,能得到广大医护员工的认同,此生足矣!”
冯玉麟曾说:“科主任的品质对一个科室的发展影响巨大”,他本人与华西呼吸内科的相携成长,正是这句话最真实的写照。冯玉麟的杰出成就与他卓绝的毅力脱不开干系。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出身微寒,长于四川乡间,1965年考入当时的四川医学院,是家乡历史上第一位大学生。
在风雨如晦,学业受阻,囿于田间牛栏里的时候,他也从未放弃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理想。老当益壮,难移白首之心。冯玉麟从艰难中走了出来,如今岁月的风霜刀剑,也难掩他满身风华。因为吃过苦,所以更加珍惜现在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即使他已经年逾古稀,仍坚守在教学、科研、临床的第一线,事必躬亲。
在冯玉麟的带领下,川大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从20世纪90年代只有50张病床和20多名医生(在全国的排名距离北京、上海的顶尖医院还有较大差距),发展到今天的300多张床位和上百位呼吸科医师,成为了国家首批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拥有了呼吸医学实验室、呼吸健康研究所,还牵头创办了《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时光汤汤,冯玉麟将自己一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华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奉献给了祖国的呼吸事业。几十年前,他三更起早,走二百里山路参加高考,星辉殷殷,陪伴着他前行的道路;而现在,他自己也像是病人和学生们心中熠熠的星辰,杏林春暖,桃李芬芳。他一手带领发展起来的华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如今更走出盆地,走向世界,是中国西部病人心中的定海针,也是广大医学生和同行眼里的启明塔,群贤闪耀,百花齐放,盛况空前。
跟着前辈脚步前行,一定要为呼吸科做点什么
在科室发展亚专业正兴的时候,1988年,一名年轻人通过考研进入了呼吸内科,师承结核病专家林震勋教授。他就是现任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
谈起最初与呼吸内科结缘的时光,李为民的记忆仍十分清晰,“林震勋教授当时给我的印象是一位非常严谨的学术专家,同时他在影像学方面,特别是对X光胸片的诊断及鉴别的能力,强大到让人印象深刻。有人说他是火眼金睛,通过X光胸片判断是否为结核的准确率非常之高。而他留下的宝贵经验,为如今医院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基础。”
在李为民后来的从业道路上,另一位引路者陈文彬教授同样对他有着重要的影响。陈文彬研究的方向是慢性阻塞性肺病、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诊治。他尤为擅长捕捉前沿知识,对学术发展方向具有高灵敏度。这些年来,慢阻肺在陈文彬教授、冯玉麟教授等慢阻肺专家的带动下,已成为科室的优势亚专业,如今科室也在推动实现让每个患者都能得到包括三联治疗在内的个体化治疗。
此外,陈文彬教授的逻辑性非常强,诊断的准确性也非常高。据李为民回忆,当时的医疗条件十分艰苦,整个科室内床位数只有50张,规模非常小;辅助诊断设备也相当简陋,主要有X光胸片、第一代CT,以及普通的纤维支气管镜。
在这样并不完备的条件下,陈文彬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丰富的临床实践和前沿的科学思维。每周四是呼吸内科查房时间,也是年轻医生最期盼的时间。因为每次查房最后,都能听到陈文彬精彩的总结发言——他会根据病人的病史特点,体检发现的阳性体征,辅助检查发现的蛛丝马迹,提出自己的主要诊断及鉴别诊断,并提供完备的治疗方案。
对于当时年轻的李为民来说,陈文彬就好似一本神奇天书。他时常惊叹,竟有人可以将临床、教学、科研结合得如此完美!(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