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海与川大研究生格桑平措为那曲农牧区藏族群众看病

来源: 2021年10月11日 作者:

2021年9月2日,又一个开学的日子。西藏大学门口,医学院副院长熊海静静等候着。不久前,他和医疗团队还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藏北腹地那曲阿里四县、十余乡镇村中奔波,花了整整十四天,将3万元的药品送到了八百多位藏族群众手里。

1991年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的熊海已经从医任教三十载春秋。四年前,在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担任老年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的他毅然报名援藏。经组织选派,他作为中组部、教育部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奔赴雪域。四年后,在他和团队守护的这片土地上,五千米海拔的乡镇里多了医药,县医院里添了新设备,医学院课堂里坐满了学生,上万群众摆脱了病痛,六千亩白肉灵芝在阳光下茁壮生长。熊海和藏族群众连心携手写就的故事里,充满了肯定与感激——西藏大学优秀援藏干部、优秀工作人员、就业突出贡献奖,西藏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西藏自治区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个人记大功……

今年,熊海五十五岁了,大半个西藏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看到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子走进校园,望着天空中火红的日头,他决定,把援藏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选择援藏:把华西的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

正式报名援藏前,峰高路险的雪域高原对熊海而言其实不算陌生。2014年,熊海带着家人第一次走进了这片雪域。他不知道的是,一路念着旖旎风光回程时,自己和西藏的缘分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2016年,熊海再次踏上了高原。这一次,为了解藏地医疗,熊海和同事一起走进了海拔4300米的扎囊县吉汝乡下布沙村。迎接熊海和同事的,是当地三百多位藏族群众希望的目光。顾不上休息,团队连忙为大伙看病体检发药。诊疗过程中,有同事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血压测不出、心跳急剧加快、大汗淋漓。经现场急救,同事病情稍显稳定,熊海赶忙送同事下山治疗,无奈一段崎岖的山路被挖断了,几番辗转,同事才被送进了拉萨市的医院。

随着病床上的同事生命体征渐渐平稳,熊海心头却慢慢笼上阴云——医生看病尚且如此周折不易,缺医少药的当地群众想要看病就诊该有多难呢?

此番经历像一根刺,扎进了熊海的心。回蓉后,借着与西藏大学医学院的合作,他开始了多方尝试——再度入藏调研、申请相关项目、积累收集数据……这段时间,他翻阅了大量资料文献,一项项研究再次印证了自己的忧虑——由于高原气候习俗与相对落后的医疗卫生条件,西藏成了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的高发地区,不仅很多患者得不到及时医治,甚至连像样的医学研究和大样本数据都很难找到。触目的数据深深震撼着熊海,他决定,要把优质的华西医疗资源带到藏区,带到每一位饱受病痛的群众身边。

机会很快来了。学校在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推荐选派第八批援藏人才接替人选,52岁的熊海正式成为中组部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作为学科带头人前往西藏大学医学院开展工作。启程前,他立下目标——要做西藏慢性病的控制者,做西藏地方病的终结者,更要做西藏人民健康生活的倡导者。等着熊海的,是一场接一场的硬仗。

雪域穿梭:让基层群众能看病、有药吃

为了帮助藏区培养医疗人才,积蓄科研力量,身为西藏大学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在日常行政和三门本科生课程的授课工作外,熊海一头扎进学院里,带着师生修规章、提计划、申经费、报课题、搞研究,数月努力耕耘,收获了41万人才培育基金、8项发明专利、多个学科课题项目以及高质量的科研论文。

走出实验室,熊海又钻进了乡镇和当地医院。情况与他料想的不同,医院里设备落后,当地群众除了基础慢性病,还饱受关节炎、胆囊炎、胃肠疾病的侵扰。冬季,他带队前往日喀则和昌都多地开展“西藏第六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与“先心病儿童救治项目”筛查工作。在昌都,受到高海拔、缺氧等因素影响,300多个孩子里有64位患上了先心病。虽然孩子们很快都被送往北京和成都获得及时救治,然而,从医三十年,眼见当地落后的医疗资源和群众渴切的目光,熊海的心生生作疼,一个念头愈发坚定——到基层去,想方设法搞清楚大家生病的原因,为同胞驱离慢性病的苦痛。

终于,愿望成真。2019年6月,在熊海的组织和参与下,由西藏大学医学专家和研究生组成的团队启程前往拉萨市林周县旁多乡,随即又奔赴那曲市色尼区色雄乡、那曲市班戈县佳琼镇。这一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只要是能带上的设备,都被熊海塞进了车里,用他的话说,要把一个小型医院送到基层。在翻越当雄县海拔5190米的拉根拉山时,骤降的大雪更是让气温跌至零下十多度,布满积雪的公路险象环生,为了能如期赶到那曲市班戈县佳琼镇,团队放弃绕路,硬着头皮驱车近13个小时,终于抵达乡政府。

拦路的远不止这些。随时突袭的风雪、没有太阳时断掉的电网、窄小坚硬的木板床……熊海和队友顾不上这么多,他们必须与棘手难缠的病症搏斗,碰到当地的困难群众,即便是跋山涉水,大家也坚持送医送药到家门口,为此团队的工作量也翻了不止一倍。在熊海的记忆里,自己平均一天工作12个小时,诊疗数百号人。有次工作了整整一天,水米未进,可看到后面长长的队伍,饥肠辘辘的他只能右手拿笔问诊患者和记录病情,左手趁着间隙胡乱地往嘴里塞馒头。有好几次实在支撑不住了想歇一歇,可一问得知,好些藏族群众赶了百里路过来,必须当晚赶回去,熊海便又强支起精神,半分也不敢懈怠。诊疗中明显的文化差异也让熊海犯了难,面对难懂的当地语言和部分患者对藏医的执着,熊海干脆连比带划地解释,不行就一遍又一遍地求助翻译。

庆幸的是,一个多月里,6万块钱的药物到了群众手里,超过1500名藏族群众就了诊、看了病。这一路,许多场景在熊海脑子里挥之不去。

他记得那个可爱的两岁藏族女孩,遭遇大面积头皮感染,他把红霉素软膏交给手足无措的孩子母亲,指导她怎么清洗上药,两周后,孩子恢复了健康。他还记得那个五岁男孩,肺部感染引发高烧,情况紧急,他亲自跑遍当地卫生院买来药品,几天后离开时,孩子又变得活蹦乱跳……

看到群众尤其是孩子饱受病痛折磨,熊海觉得自己没法停下来。从四面八方送来的锦旗和一条条洁白的哈达更让他湿了眼。念着一路所见,牢记着自己作为医疗工作者同时又是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挂心着进展过半的科研调查,熊海决定,要把入藏时的初心扎根成对雪域高原的恒久承诺。2019年7月,圆满完成第八批援藏任务的他放弃回蓉,主动申请转入第九批援藏干部队伍——他还有更多事要做。

深入高原:去海拔更高更艰苦的地方

2020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为在北京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17名学生回信。一字一句地学习完回信精神,熊海激动得落了泪,正值新冠疫情期间,耳闻无数同行奋战在疫区一线,心里更是燃起了光。他一字一句地许下诺言——带着学生,怀着仁心,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2020年6月,他带领西藏大学医学院和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的5名医疗专家、13名在校学生组成的医疗专家团队再度出发,这次的目的地是平均海拔5000米的那曲市班戈县新吉乡,相较以往,挑战也更加严峻。高海拔、氧气稀缺、温差大、水源可能受寄生虫污染,恶劣的条件让熊海有些吃不消,几次腹泻下来,他瘦了整整十斤。诊疗效果却让熊海欣慰——1000多名农牧民群众顺利完成了30多项内容的免费体检,获得诊疗建议和免费药品。此次活动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网、经济日报、西藏日报等多个媒体报道,被誉为“开创西藏全区医疗脱贫之先河”。

活动结束,熊海来不及歇息,马不停蹄地赶赴条件更为艰苦、包虫病多发的阿里地区,夫人何小燕老师又一次加入了队伍。4500米海拔上,4个边境县和10个镇乡村组里,熊海问诊看病,爱人负责抽血和护理工作,最多的一天完成了三百多人的抽血检查,结束时视线都已模糊。

夫妻俩在路布村巡诊时还遇到了一位特殊的3岁男孩斯秋塔。孩子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出生便与黑暗作伴。熊海见状立马联系华西第四医院眼科刘娅利主任,买机票、排行程,争取区党委政研室驻村第一书记提供的经费援助。几天后,孩子在成都顺利手术,重见了部分光明。获知喜讯时,熊海夫妇长舒了一口气——这个家庭终于翻过了坎。熊海甚至幻想着,孩子长大后能从政或是学医,为家乡带来更多希望。

让他感到无奈的是,由于设备局限,有些患者的疾病没法得到进一步诊治,看着患者痛苦的面容,熊海牢牢定了心,将更多希望寄托于下一次出诊——2021年7月,从阿里回程不久,他又拉起了队伍,第四次奔赴那曲。同事们都知道,他停不下来。

科研助产: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在藏几年,熊海操了不少心。数次攀山下乡,熊海发现,得益于高原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西藏成了自然资源丰富的宝库,这里是全球生物物种最丰富、生态保护最好的地区,遍布优秀水系,山野间的优良藏药材更是数不胜数。

最吸引熊海目光的,是当地特产藏灵芝,又叫白肉灵芝。不同于内地的赤灵芝、紫灵芝,这种灵芝不仅肉白质好,其成分经实验证实,还具有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和治疗糖尿病等的作用。这样的资源为何不利用起来呢?在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藏药专家叶本贵副教授的帮助下,熊海带领药学团队并联合多方力量,几多筹备,“西藏道地民族药材大品种——白肉灵芝规范化种植技术推广及新产品开发研究”于2019年10月正式开启。不久后,系列抗老护肤品、抗疲劳和抗高原反应功能饮料问世,多项成果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同实验室作伴的深夜里,熊海默默期许着,凝聚团队心血的项目都能开花结果,带着大家一起,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写进雪域高原里。让他欣慰的是,这样的支撑与鼓舞愈来愈多——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第一个中医药文件,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藏药发展跻身西藏七大支柱产业,新冠疫情中,中医药表现让世界瞩目……特色藏药蓬勃发展的同时,藏区的发展与稳定也迎来新生——林芝市米林县里,“公司+农户”的“产学研”模式逐渐成熟。截至2020年12月,6000亩肥实的白肉灵芝已经帮助解决当地500余人就业,为每户换回2万余元增收。

每年,熊海都会到林芝市种植基地跑上几次。看着大棚里长满灵芝,绚丽夺目,农户脸上更是藏不住笑意,他决定,要把这些高原馈赠的宝贝都“挖掘”出来。不久前,团队发现,西藏卷叶贝母疗效尤佳,其中成分不仅能够治疗慢性肺部感染,还对修复肺组织损伤有着神奇效果。当地的芫根、人参果……越来越多的研究被排上议程。

棚里的藏灵芝多了一亩又一亩,熊海渐渐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忧心川藏铁路建设者的身心健康,他组织开展了“川藏铁路施工人员职业健康综合保障体系研究”。认识到水电发展对西藏的重要性,他又挑起了“西藏华电大古水电站职业健康风险评估项目”的重担……

在熊海心里,这就是自己想做的事——不分日夜地穿梭奔走,守好这方水土和同胞,让己身所学所感融于国家的宏远发展战略图景。他始终相信,医疗在民生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身为医者,能为西藏的事情出一份力,便是为国家尽了一份忠。

许多人不知道,如今奔忙于学院和乡野间的熊海已年近花甲。失眠、记忆力下降、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慢性高原反应已是常事,体重更是噌噌往下掉。但这些熊海都不在乎,距离退休没剩几年,他开始掰着指头做规划。眼下,西藏大学-四川大学藏药现代化研究及产业转化中心正在筹建中,他开始和时间赛跑,只想着把手头的事多做一件,再多做一件。

高原上的格桑花红了一轮又一轮。从那曲归来,熊海默默许下了心愿——留在雪域之上,用往后的日日夜夜护佑心心念念的这片土地。 “我们的事业有了后继者,有了希望。”西藏大学门口,看着朝气蓬勃的新生们,熊海如是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