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接国家卫健委、四川省卫健委指令,我校华西医院先后派出5支队共30人的救治队伍前往地震灾区参与医疗救治,同时华西医院陆续接诊来自地震灾区转运的伤员。
快速响应,驰援灾区
9月5日下午,接国家卫健委、四川省卫健委指令,我校华西医院承建的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四川)派出快速反应小分队2辆救护车、9名队员第一时间前往甘孜州泸定县,对地震伤员进行指导救治。医疗队队长由创伤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杨朝华担任,8名队员分别来自应急办公室、创伤医学中心、急诊等。接到出征命令时,队员们正在各自科室紧张工作,顾不上回家收拾行李,迅速在医院集结出发。
9月5日晚11时,接国家卫健委、四川省卫健委指令,我校华西医院承建的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四川)再次派出快速反应小分队5名队员连夜前往雅安市人民医院,对地震伤员进行救治指导。小分队由骨科胡钦胜副教授、神经外科郑峻副教授以及重症医学科傅敏医生、吴孝文主管护师以及黄斌司机组成。6日凌晨1时左右,小分队到达雅安市人民医院,立即开展救治指导工作。
9月6日10时许,接国家卫健委、四川省卫健委指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建的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四川)再次派出快速反应小分队5名队员前往甘孜州人民医院,对地震伤员进行救治指导。小分队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薄虹、骨科邓宇骁医生、神经外科刘浩医生、罗胜护师以及后勤保障人员魏东组成。
9月8日早8时,由副院长郭应强教授带队,第四支紧急医疗救援队7人奔赴雅安市人民医院。医疗队专家将以雅安市人民医院为中心,全覆盖辐射整个泸定地震灾区,对所有地震重症伤员进行指导救治,不落一人。
9月8日下午14时30分,第五支紧急医疗救援队出发前往雅安市人民医院。
深入震中,紧急救援
9月5日晚,第一支紧急医疗救援队到达甘孜州泸定县得妥镇震中一线。救援队以得妥镇卫生院为基点,深入周围受灾严重的村落,开展灾难现场的伤员检伤分类及救治工作。
因道路毁损严重,消防官兵用冲锋舟从水路送出病人,救护车在隧道口接力进行医疗救援。医疗队前期无水无电无住宿,且历经多次余震。累计诊治135人,其中伤员41人,重症伤员19人,年龄最小2个月10天,年龄最大96岁。
饿了就吃点泡面,困了就睡在救护车里或者行军床上,虽然不时还要被余震震醒,用队长杨朝华的话说:“不管在什么艰难困苦下,都要体现我们华西人的担当!”
其余几支医疗救援队分别在雅安市人民医院和甘孜州人民医院进行指导救治,队员们全程参与查房、手术方案制定,并给予伤员病情评估、治疗方案指导。
截至9月8日中午12时,驻守在甘孜州人民医院的第三支医疗队参与地震伤员救治76例;驻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的第二支医疗队参与地震伤员救治63例。
紧急转运,全力救治
9月5日晚23时,医院接到泸定县地震伤员转运通知,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流程预案,做好接收地震伤员准备。
8名伤员于6日凌晨分两批到达医院,包括2名儿童、6名成人,其中汉族6名、藏族1名、回族1名。经过急诊科紧急处理和相关检查后,已分别转运至儿外科和创伤医学中心入院治疗。目前,8名伤员伤情稳定,没有生命危险。
5G远程会诊,最强支撑
9月6日上午11时30分,华西医院紧急连线雅安市人民医院、甘孜州人民医院,进行地震重症伤员5G远程会诊。李为民院长、李正赤书记、罗凤鸣常务副书记、吴泓副院长及重症医学科、放射科、创伤中心、肾脏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胸外科、小儿外科的十多位“最强大脑”组成多学科专家团队开展远程会诊。
专家团队通过远程会诊系统详细查看了一名71岁、全身多发复合损伤伤员和一名58岁创伤性血气胸、肺挫伤、失血性休克及多处骨折伤员的影像资料,详细询问伤员病情变化情况,进行现场多学科研判,给出了下一步使伤员获益更大的治疗方案。
9月7日,在神经外科徐建国教授远程指导下,救援队与甘孜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密切协同,由队员刘浩主治医师主刀顺利为一名1岁幼儿完成左侧顶骨凹陷性颅骨整复术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一线希望,十分努力。”华西医院将随时组织疑难重症抢救医疗组和雅安市人民医院、甘孜州人民医院及时连线会诊,进行在线支撑,必要时派出专家现场诊疗,奋力争取接诊伤员“0”死亡的目标。
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尼泊尔地震、九寨沟地震……到这次泸定地震,每一次地震紧急医学救援,川大华西人牢记使命,积极响应,发挥专业优势,从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