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5月11日,学校在望江明德楼召开“中国式现代化的西部实践: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专家座谈会。主题教育中央第五十八指导组成员,校党委书记甘霖、副校长姚乐野,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主任赵昌文教授、重庆大学刘渝琳教授,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姚乐野主持座谈会。
赵昌文、刘渝琳、姜晓萍、蒋永穆、郭孝东、杨振之、邓富民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城市治理的互鉴互动、多维开放性助推区域建设、新能源产业发展、大健康产业和人工智能双核驱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等主题,就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实践进行了研讨。
甘霖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是中国式现代化在西部的生动实践。作为国家布局在西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共建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牵头建设天府锦城(生命健康)实验室、天府永兴(碳中和)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强化中国式现代化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入阐释。
甘霖强调,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建立与地方人才共聘共享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聚焦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优化学科布局,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大幅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以高水平科研引领成渝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发挥华西医学引领辐射作用,促进区域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整体提升,为成渝地区人民群众提供一流华西医疗服务。聚焦区域发展的重大难题、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充分发挥国家智库作用,为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积极资政建言。主动承担区域重大文化工程,深入开展巴蜀考古和历史文化研究,为传承创新巴蜀文化、赓续中华文明血脉贡献川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