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学校召开五次学科建设推进会,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内涵式发展,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会后,各学院以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以学科建设系列推进会为新起点,全面加快一流学科建设。现编发部分理工科学院主要负责人关于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积极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感悟,以此碰撞出智慧、交流促发展,为全面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贡献力量。
物理学院党委书记严成辉表示,学院以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以学科建设系列推进会为新起点,制定学院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制定学院理论学习、领导班子成员调研等方案,多措并举全面加快一流学科建设。一是全院党员干部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二是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坚持以身作则,带头调查研究,根据学院制定的调研方案,每人牵头一个课题,深入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一线调研,针对学院学科发展差距与不足展开深入调研,摸准情况、吃透问题,问计于师生。三是要推动学院学科高质量发展。学院将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学校第九次党代会、学院第五次党代会部署的各项任务中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凝心聚力,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凝练方向,多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内培外引,加强学院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五育并举,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院学科发展再上新台阶。
化学学院党委书记谢均表示,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第五轮学科评估成绩迈上新台阶。学院将进一步立足学科建设的丰硕成果,持续挖潜力,补短板、扬优势,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带领全院师生乘势而上,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一流化学学科建设。一是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突出价值引领和品格塑造,增强育人实效;夯实专业基础,建强一流专业核心课程、核心教材、核心师资等基础要素;科教融汇,教科同一,以学术成果赋能双创教育;汇聚全球资源构建人才培养国际化平台,提升学术创新能力;深化产教融合,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宽广视野的关键急需领域拔尖人才。二是要持续推进人才强院战略。以学科发展需求为导向精准引培人才;充分发挥优秀教师模范带头作用,盘活现有存量,挖掘人才潜能;立足人才优势和特点,为人才提供个性化服务,为人才施展才华营造良好环境;优化资源配置,统筹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合理分配实验室等,通过持续稳定支持促进人才成长。三是要加强需求引导,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绿色化学与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领域突破,建设“绿色化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发展机遇,加强基础研究,促进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大力提升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健全学术评价体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教师聚焦前沿,潜心研究,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推进团队建设,加强与行业主流企业合作,推动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提升学院社会服务能力。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红宁表示,学院将以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以此次学科建设系列推进会为新起点,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以面向新时代的生物学、生态学的学科建设为目标,瞄准国际学科前沿,为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学院以生物学、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建设为龙头,围绕如何进一步推动两个学科高质量内涵发展和跨学科交叉融合谋划新思路新举措。学院班子成员对设置国内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的高校进行深入调研,认真对比兄弟高校优势项目,分析我院相关学科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提出学科核心要素提升方案;瞄准国际一流生物学、生态学建设高校,从师资队伍、研究成果、雇主声誉等多方面进行对标,归纳凝练出学院学科建设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区域特色科研以及国内外声誉提升等五个方面制定建设方案。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提升学科竞争力。在“十四五”期间,学院将以深化绩效分配与考核制度改革、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实施研究生指标动态管理等措施为抓手,以团队负责人、各系负责人为主要推动力,提升人才引进的主动意识,在顶尖人才和国家领军人才培育及申报方面实现突破。在人才培养方面,本科培养以多样化培养路径为特色,通过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强基计划以及计算生物学创新班,以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和“生物学”两个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优秀教材、教学成果奖以及国际国内生命科学领域相关竞赛等方面下大功夫,提升生物学、生态学学科本科生培养质量。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改革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尤其是强化大数据处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生物统计等课程设计,以具备深厚科学素养、面向国际研究前沿、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为培养目标,切实增强学生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颖表示,学院明确以学科建设为先导,紧紧锚定目标任务,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认真抓好主题教育各项工作落实,切实解决学院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把主题教育的成效转化为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学院将围绕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推进学科建设,促进学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一是要以“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宽视野”的理念,深化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紧密对接材料学科的国家需求与未来发展,不断探索“新工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打造“金课群”和高质量教材体系,覆盖学院“8+5”核心课程群。坚持“四个面向”,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强化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督管理。二是要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精准引育打造品德高尚、学术一流的师资队伍。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材料科学前沿基础和重大战略工程研究需求为核心,汇聚金属与无机功能材料领域的一流人才队伍。三是要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增强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学科声誉。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世界科学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四川优势产业,凝练为稀土钒钛功能新材料等“3+1”个优先发展的重点学科方向。组建高水平团队,做到“顶天立地”。结合学校“创新2035”五大先导计划,持续推进“极端条件下先进材料与器件”大科学装置建设。四是要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提升学科影响力。坚持教育和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结合,面向基层,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增加优秀毕业生服务西部的人才数量和比例。充分发挥学科高端智库资源优势,为国家与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和规划,重点带动攀西地区钒钛稀土资源高效利用与深加工产业发展。新时代风帆正举,新使命重担在肩。材料学院全体师生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响应号召、深入学习、全面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做奋进新征程的实干者、践行者。通过构建材料类“新工科”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和优化教学与科研“团队化”考评及多元评价机制,显著提升学科建设成效。用解放思想、转变作风的新气象开创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用谋发展、办实事的新成效为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电子信息学院党委书记邰明松表示,学院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以学科建设系列推进会会议精神为主线,围绕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召开专题会议,深入讨论学院学科发展的思路与举措。当前,学院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学科结构和发展水平、世界一流目标定位和追求、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学院将以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坚定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信心和决心,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乘势而上、加压奋进,敢想敢为、善作善成。一是要坚持立德树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交叉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国家级教程、课程建设,深化“三全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要优化学科结构,推进学科交叉,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凝练现有学科优势,加强院内三个一级学科交叉融通,加大核心指标建设,集中资源突出重点建设学科方向。三是要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提高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挖掘具备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的优势方向,做有组织的科研。四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瞄准科技前沿,着力打造高水平领军人才和一流科研团队。加强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提高学科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支撑国际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五是要完善学科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科建设的评价和监管,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实际应用效果,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评价标准,保证学科建设的方向和质量。学院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发挥学院的团队合作和资源整合优势,落实各项举措,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