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从我1982年本科毕业留校任教开始算起,我已有41年的教龄了。今天,我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你们这一届同学的开学典礼。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四川大学全体教师,向各位同学能步入四川大学这所“985”、“211”并纳入我国世界“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家重点大学求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和最热烈的欢迎!
我每年在我实验室的研究生开学典礼上都要跟同学们说,我最喜欢我们川大的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之所以宽广,是因为可以容纳众多河流;我们要像大海能够容纳无数江河水一样,拥有宽广的胸襟。今天我想跟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对校训的新理解:
一容一纳,便是容纳。在时间维度上,川大容纳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知识广度上,川大容纳着齐全的学科门类;在文化厚度上,川大容纳着“开放、包容、厚重、大气”的文化底蕴;在科学深度上,川大容纳着各个领域的学术大师和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精神。
当同学们漫步于校园,你们就能感受到川大的历史文化积淀。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自1896到2023,四川大学屹立于“天府之国”——成都已127载,期间几经衍变,特别是经历了三强合并,汇聚成今天所见的模样。如今,德水、沫溪和巴渠穿流于建筑楼宇,最终汇入明远湖水,与川大过去百余年的脚步遥相呼应。
当同学们穿梭于学院,你们就能知晓川大齐全的学科门类。四川大学坐拥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学科门类,各学科皆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学科与学科之间深度交叉融合,构成了一个更加多元、创新的教育体系。
当同学们迈入教室或实验室,你们就能体会川大雄厚的师资力量。你会发现,站在讲台上耐心讲解一个细小知识点的老师,是某个领域的大牛。未来在川大求学的日子里,你们将师从各个领域的优秀学者,学会把优秀当作一种习惯,既要仰望星空、紧跟时代,也要有久久为功的定力。
当同学们走进图书馆,你们就能了解川大丰富的学术资源。这里保存着毛主席当年亲自调阅的明代刻本《西厢记》,这里收录有《化学文摘》等世界知名检索期刊的创刊号。在这里,一位位川大学子跟随书中的智者访古问今,紧跟时代。
接下来的日子里,川大将见证在座各位同学的成长。在此,对大家有四个祝愿:
一愿大家惜取少年时。四年的时光并不短,可当大学生活真正开始,岁月便将如梭流走。大学不同于高中,高中的时光被规律地安排在一节节课堂里,而大学除了课堂时间,还有许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因此,愿大家珍惜课堂时间和课外时间,课外多参加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充实自己,不负韶华。
二愿大家珍重读书身。人生是一场长跑,学习则是前进过程中源源不断的动力。读书、学习,能让我们丰富自己、武装自己、成就自己,也让我们的人生拥有更多可能。因此,愿大家走出寝室,走出舒适区,多去图书馆,进入知识海洋,拓宽知识的边界。
三愿大家胸怀天下事。近年来国际形势风起云涌,大国博弈日益激烈。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大家不仅要关注自身发展,更应将家国情怀化作动力源泉,有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因此,希望大家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将个人追求与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
四愿大家常怀感恩心。父母之恩,泽如江海;老师之恩,润如春雨;国家之恩,辉如日月。大家一路走到这里,与自己的努力、刻苦密不可分,但也离不开父母、老师和国家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愿大家无论是仰望星空,还是低头前行,都不忘心存感激,时刻铭记那些帮助自己成长的每一份力量,用成长和努力成为国之栋梁感恩国家、回报社会。
新的征程已经开始,非常高兴能与各位同学相聚于此。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携手同行,共铸川大的美好明天,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