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落实第九次党代会部署、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校师生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用实干谱写了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乘风破浪图新志,又踏层峰辟新天。下面让我们共同揭晓“2023年度四川大学十大新闻”!
1.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达到了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目的。召开学校党委九届二次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30条”,答好“强国建设、川大何为”时代命题,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定步伐。
2.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校党委书记、校长、院士、杰出教授领衔讲授“新生第一课”90余场;由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联合主办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在我校成功举行,全网浏览量超83亿次;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2项;川大学子获“挑战杯”国赛奖项19项、国家级科创竞赛奖952项,获中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全国各类体育比赛冠军42项。
3.加快构建一流学科体系。学校召开五场学科建设推进会,出台《四川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推进方案》,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基础、新兴和交叉学科建设,遴选9个高峰学科(群),布局7个未来高峰学科领域,学科建设再启新征程。
4.全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新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92人、总数达760人,王玉忠院士、王红宁教授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张旭教授、杨胜勇教授入选“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戴峰教授获“科学探索奖”,人才强校战略成效明显。
5.高水平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准总数首次突破700项,牵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类项目28项,创历史新高;作为第一单位完成的5项重要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顺利完成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新增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1个国家级国防科技创新中心(共建);获批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新签产学研合作项目总经费22.7亿元,创历史新高;2022年度科技成果转化总额居全国高校第5。
6.奋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立项64项,蝉联全国高校第一;建强中华文化研究院,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汉语大字典》修订正式启动,与中国历史研究院、四川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中华文化天府论坛”,成立三星堆与古代文明研究所,三星堆遗址考古队荣获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川大新作为。
7.高质量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我校华西各附属医院在全国公立医院考核中持续名列前茅,由川大华西/威斯克生物研发的重组三价XBB新冠疫苗全面投入使用;刘丹教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蒋艳主任护师获2023年南丁格尔奖章,梁宗安教授上榜“最美医生”,尹如铁教授、黄定明教授等专家入选“中国好医生 中国好护士”,阙林副主任医师获评“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川大贡献。
8.持续构建高水平开放办学新格局。智利总统博里奇等国外政要到访我校并作主旨演讲,主办第六届“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论坛;学校持续深化与成都、泸州、宜宾等市校合作,与成都市共建的博物馆新馆开馆、接待参观30余万人次;与东方电气集团共建联合创新研究院,与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联通、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TCL科技集团等签署合作协议;学校国际影响力和社会服务贡献度持续提升。
9.为成都大运会注入青春川大力量。大运会火炬传递成都站起跑仪式、“青春绽放——世界大学生运动员人文交流”主题活动在我校成功举行,承办跆拳道项目比赛、接待上万人次观赛,1030名川大学生志愿者及百余名教职工提供赛会保障和志愿服务,为向世界呈现一届青春、团结、友谊的体育盛会作出川大贡献。
10.用情用力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华西医院全面领办校医院,江安未来游泳馆正式启用,江安幼儿园正式开园招生,与武侯区共建川大附小、川大幼儿园,离退休老同志关心关爱和困难师生帮扶体系不断完善,师生员工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