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3月2日,四川大学2024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守护健康·传递温暖”健康义诊活动在望江校区举行,华西临床医学院“博士快车”医疗服务团的近40名博士参加了本次活动,服务问诊附近居民群众430余人。
博士同学们到达后立即满腔热忱地投入义诊中,热情和蔼地接待每一位前来就诊、咨询的群众,详细询问病情,耐心进行了详细问诊、检查,根据不同病症给予恰当的治疗方案和合理的用药指导,解读居民的各项检查报告,向现场的居民讲解了定期检查身体、早癌筛查、健康饮食、规律作息的重要性,倡导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学们的热情温馨的服务、认真负责的态度深受群众的好评。居民们带着期待前来,满载着满意离开。
闪耀青春活力,坚守医者使命,服务人民健康。23年前的2001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创立“博士快车”医疗服务团队。23年来风雨无阻,不忘初心,共组织372名专家和687名博士,前往新疆、广西、贵州、云南、江西等9省28个老少边穷地区,为当地民众进行健康普查和常见病治疗,服务群众达5.6万人次。无论是地震灾区还是边远山区,“博士快车”医疗服务团都留下了深刻的足迹。
传承华西精神,践行社会责任,打造带不走的华西力量。“博士快车”医疗服务团充分发挥实践团队医学专业特长,通过一对一“结对子”,取长补短,互学互进,共同进步,切实提高,并与基层医务人员建立在线和在位相结合的联动机制,推动基层医疗组织在地方疾病诊疗、科研学术、新技术推广、对外交流等方面发展内驱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华西力量。
红专并进,“医”心向党,实践育人显成效。“博士快车”医疗服务团队利用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对团队成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0年多来团队走过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遵义会议会址、百色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探寻革命圣地,深刻领悟党的光辉历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时刻牢记革命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和崇高理想。
在实践中增长才能,在奉献中增加才干。程静是今年参与华西临床医学院“博士快车”服务团队2024年“学雷锋”系列活动的志愿者。
在义诊活动中,程静了解到周围很多社区居民对一些慢性病缺乏重视,她深感责任重大。她决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健康教育和指导。“通过参与‘博士快车’的义诊活动,我才有幸深入社区基层一线了解居民的健康需求,和‘博士快车’负责的老师沟通后才真正了解‘健康中国2030’的国家战略要做什么、要怎么做。”程静说。
去年7月,作为“博士快车”的一员,刘颖跟随研究生部苏白海部长、伍艳科长及陈念、孙宁老师与其它22名博士研究生前往贵州省大方县开展医疗义诊、专家学术讲座、教学查房、理论宣讲、健康科普、急救技能培训、爱国主义教育等系列实践活动。
刘颖说作为一名党员,用脚步丈量大方县的每一寸土地,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联系群众,也有助于她更好发挥专业特长、学术特长做出自己力所能及贡献。
二十三年的风风雨雨中,无数像程静、刘颖这样的博士研究生们,深入9省28个老少边穷地区,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未来,“博士快车”医疗服务团将继续坚持践行医者使命与坚守育人初心并重,致力于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打造带不走的华西力量,促进区域医疗卫生水平提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医疗需求,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