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彭蕾锡,是四川大学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2019级本科生,也是一位全方位发展的医学生。
全国大学生艺术节戏剧银奖、多项科研竞赛获奖、校学生会副主席、大运会志愿者……众多荣誉和标签的背后,是彭蕾锡在大学里全面、丰富、精彩的六边形生活。
当彭蕾锡获得四川大学五四青年奖章时,颁奖词如此评价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而在彭蕾锡看来,他不断进行多象限探索的动力,是“有意思的自己”在川大“做有意思的事情”。
拓展自我,不为人生设限
彭蕾锡与临床医学的结缘,来自他高中所看电视剧《白色巨塔》。
虽然高考未能如愿考入川大临床医学专业,但在进入川大后,彭蕾锡认真抓住了学校转专业的机会,历经半年多努力,他最终如愿转入华西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课业重、压力大,但彭蕾锡学得如鱼得水,专业成绩名列前茅。“感谢学校的政策能让我有第二次机会,最后能够来到临床专业学习。兴趣和热爱就是最好的老师,我对专业学习的内驱力满满。”彭蕾锡说。
希望自己可以全方位发展的彭蕾锡,在专业学习之外始终怀着好奇,不断尝试未知。
基于“希望多做点事情”的“不安分”,彭蕾锡加入校学生会并相继留任交流联络部负责人与副主席,参与第十七届“挑战杯”承办工作。2021年5月的红色专项赛,彭蕾锡负责参赛高校的联络对接,在实践中理解沟通之义;2022年3月的主体赛国赛,彭蕾锡随团队临时赴京办赛,与伙伴们结下珍贵的“战友”情谊。
怀揣“我还能做些什么”的“小疑惑”,彭蕾锡也积极投身服务他人的志愿实践中。辅导援鄂医疗队子女课业、报名“大川小思”朋辈导师、担任成都大运会骨干志愿者负责人……用志愿服务将自我与他人链接,彭蕾锡用心感受着生命的鲜活与多彩。
在彭蕾锡的大学生活中,因探索欲而驻足的时刻还有很多。专业学习与学工志愿之外,他还加入了四川大学戏剧团、考取英语和德语证书、参加多项科研竞赛……而这些,在彭蕾锡看来,最初的动机都是:“格外‘好玩’‘有意思’!”,最后的成果都来自:“既然做了就要做好一点,对自己的兴趣负责任。”
“世界如此丰富有趣,旷野人生里每一步都是不可多得的风景。”彭蕾锡在大学生活中不断地向外拓展着自己的人生边界,他如饥似渴地发展自己、丰富自己、成长自己。
“有些事当下看并无‘价值’,但迈出步伐的那一刻,也许共鸣的响指打响,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而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彭蕾锡说。
心怀热爱,追索人生支点
如果说“好奇”是彭蕾锡探索世界的指南石,那么“热爱”则支撑着他一路攀登,最终看到别样风景。
科研方向的选择是彭蕾锡一直思考的问题。本科导师杨镒魟老师深耕生殖医学,一次偶然的机会,彭蕾锡接触到妇产科学与生物信息学的交叉的产前预测,参与完成一项基因库相关的国家级大创项目,也因此对辅助生殖方向有了兴趣。
这个过程中,彭蕾锡收获了很多感动:病人饱含热泪的感谢,反复流产的妈妈从微信发来的孩子出生照,老师提及患者近况时由衷的微笑……
彭蕾锡意识到,为有意生育的患者解决“孩子怀得上、留得下、生得好”的问题不仅是治疗一项疾病,更是帮助一个家庭、施利整个社会,是他热爱所在,值得为之不懈奋斗。
戏剧,是另一个安放着彭蕾锡热爱的天地。初次上台,彭蕾锡便爱上了戏剧,他在感知戏剧人物生命的体验中乐此不疲,一演就是五年。
排演时和编导的互动让彭蕾锡生出了“创作剧目”的念头。适逢三星堆新文物出土,“打破‘坐冷板凳’的刻板印象,挖掘考古工作者不同侧面”成为团队商定的剧本方向。
八个月时间,查阅文献、调研访谈、形成剧本、排演试戏、修改完善……数以千次暂停重来后,彭蕾锡参与编创的《只取一瓢饮》登上了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舞台。
兼顾专业学习、戏剧兴趣与学工志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彭蕾锡会根据事项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做好优先级排序,“我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可以选择提高效率,做一件事就专注完成,然后腾出时间做下一件事。”
在今年川大优秀大学生经验分享论坛上,彭蕾锡分享了一段内心独白:“为什么选择辅助生殖这种边缘学科?为什么白天那么累,晚上还专程去排戏?”
“我想,能说服自己的答案,除了‘热爱’,别无它言。”
“热爱是比喜欢和兴趣更浓烈的存在方式,它同时意味着付出与坚持,也为生命提供着意义感和支点”。
多元发展,追求生命之美
“有意思”是彭蕾锡在接受采访时说得最多的词语。何为“有意思”之义?对彭蕾锡来说,是意义与美的不断追寻。
彭蕾锡认为,在他的多元探索中,人是这份意义和美无声的落脚。
学工志愿是人的连接和相依,“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完成一件又一件事,建立起独属于我们的情感共鸣”;戏剧编演是对人的书写与理解,“做戏剧其实就是学做人,如何刻画情节、演绎角色的问题背后,是具象的人‘为何’与‘何为’的深刻命题”;临床医学需要对人的关照与敬畏,“作为一名医生,对生命的热情格外重要,因为患者需要的不仅是药、手术与医疗,更是作为人的关怀”。
在对这份意义和美的追求过程中,受到川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氛围的感染,彭蕾锡选修了大量通识课程与跨专业课程,在众多的知识的交叉融合中思考、体悟。
生命哲学、传媒社会学、中华文明简史、医学艺术鉴赏……不同学科碰撞,带给彭蕾锡更深层次的思考:“医学外还有法律,法律外还有社会,而医学能关注到的,只是人生命中很小的部分。”
在医学艺术鉴赏课程上,任课老师邵池将古今艺术与医学的联系娓娓道来:人的解剖结构和唱歌剧有何相似性?音乐家们健康状况如何?艺术家精神状态与其创作之关系?“这让我看到了艺术史的医学新角度,也让我思考医生在职业外的精彩生活。我们写《只取一瓢饮》,想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立体、开阔的生命空间。”彭蕾锡说。
“在戏剧排演中,我们不自觉地追求着更好的台词、更有意思的情节、更贴切的灯光舞美,而临床实践时,我们同样意图实现取材、手术、缝合的完美。”彭蕾锡说,“这也是我的导师,华西二院生殖医学博士生导师,秦朗教授常教导我们的,‘不能只做一个医匠,要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临床医学家,医学是人文+艺术+科学的有机结合’。”
勇敢去尝试吧,彭蕾锡!带着好奇、带着热爱、带着思考、带着川大的祝福,在“有意思”的路上奔行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