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老师,30余年不改传道授业初心。他也是研究者坚守求实为先的科学家精神,破难关、勇创新、助发展。 他是四川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控制论和无限维分析,其研究成果“新”而“重大”,成绩斐然,蜚声国内外。
他叫张旭,一直在“坚持做有意义的研究”,坚持“说真话、做实事”。他说,他想继续探索未知,为国育才,为学科的发展无悔付出。
坚持做有意义的研究
“尽己所能探索新的领域、新的方向,只要一个问题对于学科的发展有意义,我们就会一直做下去。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研究成果或许就能够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增添一份力量。”张旭说。
他曾独立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资助,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十一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二十周年巡礼》......
尽管光环足够耀眼,张旭却并不自诩为“科学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科研——是张旭对自己的要求,亦是他多年来在科研上的一贯表现。
求学时期,机缘巧合之下,张旭跟随导师敲开了数学控制论的大门。他(含部分合作)给出了处理无限维系统能观性估计的新方法,发现了随机系统能控性的新现象、引入新的概念和方法解决了随机无限维系统控制理论一些长期未决的基本问题,在无限维复分析领域获重大突破、解决了一个悬疑40余年的难题……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同行公开评价为“近期重大贡献”、“研究的是令人兴奋的挑战性问题”、“开创性工作”、“最有代表性的工作”、“对前人突破性工作的重大改进”等。而今,他仍旧沿着来时的足迹前行着。
这是一条漫长且崎岖的路,张旭走来却不觉辛苦,甚至颇有乐趣。
作为一名研究者,张旭一直坚持做有意义的研究。在探索真理、寻求突破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事。有的问题他做了20余年,现在还没有做出来。但是,“不成功也是一种积累,不成功也并不代表毫无价值。”对于张旭来说,尽管结果无法一蹴而就,但在长期的探索与不断试错的过程中,总会有新的、有价值甚至意想不到的发现,从而推动学科的发展。
“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的意义。”张旭始终相信,把基础理论做好、做深、做新,在数学学科甚至更多其它学科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或填补旧的研究空白,那就能够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学家要说真话、做实事
去年,张旭成为首届获得“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的科学家之一。该项目致力于鼓励科学家推进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动科学发展、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张旭看来,先为人,再是“科学家”。
“科学家要说真话、做实事。”做一个正直的研究者,以诚实的心态去对待科研的过程与结果。张旭说,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犯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如果有人指出他的错误,他会坦然接受并改正。他还以同样的要求约束着自己的团队成员、学生,将求实精神刻进科研的每一环。
脚踏实地做人,认真严谨做研究——是张旭最看重的科学家精神,更是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坚持与热爱,也是张旭眼中“科学家精神”的重要体现。多年来,他坚持奋斗在科研一线,始终挑着推动学科发展和研究创新的担子。
在进行基础理论研究的漫长年月里,他也没有停止过思考。“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思考值得长时间研究的问题、方向以及领域。”张旭说。以控制论为例,他长期思考着如何跳出既有的、很大程度上局限于经典物理的框架,在比如相对论、量子力学等更广阔的“舞台”上去做控制论。
“打破已有的限制,提出我们自己的问题,开创我们自己的方向乃至学科领域,带领着更多人一起做。”张旭说,刚开始做随机无限维系统控制的时候,连文章都发不出来。后来渐渐引起了别人的兴趣,共同推动着研究往前发展。过程很艰难,但是这让中国的科学家们“走在了前面”,也推动了控制学科的发展。
“作为一个科学家,要热爱科学。”控制论、无限维、随机热方程……在谈及这些与张旭相伴20余年的研究对象时,他始终带着微笑,语气轻快。他说,希望自己能为数学学科、为科学、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希望培养出优秀的数学家
今年,是张旭做老师的第35年。也是他在川大教书育人的第24年。
2020年,张旭获评宝钢优秀教师。2022年,他获得四川大学“立德树人奖”。在他门下,付晓玉曾获中国控制会议“关肇直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吕琦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应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作报告,柳絮成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对为学校和国家培养了优秀科技工作者的他来说,育人的最大愿望,就是让自己的学生踏实地学,能用所学为国家做贡献。
不论是作为研究者还是老师,张旭对于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都充满热爱,他尤其享受跟学生们探讨问题的过程。“我在复旦读书的时候,听苏步青先生说过一句话:高徒出名师。”张旭深以为然。在他的悉心栽培下,许多学生发展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深耕并取得了优秀的成果。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活跃思维、学习能力、知识广度也给他带来了不少启发。
“我经常跟学生们说,如果我说的不对,你们可以随时指出。”对于育人,张旭认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敢于质疑的勇气。科学的进步源于怀疑,学生不能盲目认同前人之说、书本之说、导师之说,而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已有研究。其次就是要有开阔的视野。张旭一直在积极推进国际化的教学,鼓励学生接触到更多更新的东西,到国际舞台去与领域顶尖高手甚至名家“过招”。
张旭十分重视团队建设,希望能从中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和年轻教师乃至优秀的年轻数学家。在川大的20余年中,张旭已建立了一个有国际声誉的数学控制论教学和科研团队。近10年来,他还致力于创建另一个无限维分析团队并已初具规模,其科学目标是找到合适的架构可以方便地在无限维空间中做微积分并以此为工具解决一些挑战性的数学问题。
目前,张旭带领团队中的部分年轻教师和研究生已建立一类无限维空间上的L_2估计及d-bar算子的正合性,其部分工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好评。今年,张旭团队入选学校“双高计划”首批名单。对他而言,这既是肯定,亦是鞭策。他希望借着这股东风,进一步推进在无限维分析和控制方向的研究。“把无限维分析和控制发展好,也是对川大数学学科的贡献。”张旭说。
科学需要静下心来踏实研究,需要一代代人的传承积累。今后,张旭将更集中精力研究一些值得几代人去做的问题和方向,即使一代人做不好也没关系。在“薪火相传”中“愚公移山”,终会攻克当下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不用刻意去想要怎么弘扬、传承科学家精神,张旭说,脚踏实地做人做事、淡泊名利,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践行。
正如其所从事的“无限维数学和控制”研究一样,科学没有尽头,探索的疆域浩渺无边,有太多未知等待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去揭秘和拥抱。张旭说,自己会一如既往,心无旁骛地专注于科学研究,推动数学部分分支乃至部分相关学科的发展,培养更多一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