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之前,学校周密部署、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学生返校、教育教学、迎新服务等各项准备工作,着力营造安全、温暖、有序的校园环境,切实让师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与用心。
教学安排细致周密,育人保障全面到位。学校全面梳理课程信息,及时发布教学工作温馨提示,明确本学期重要教学活动时间节点,确保教学运行平稳有序。面向新生精心推出开学第一课系列内容,新增校史文化、人工智能与大学生活等线上课程,帮助新生尽快融入大学学习生活。及时发布研究生新生选课、培养计划与英语免修等相关信息,实现对本硕、本博、硕博等贯通培养学生学习数据的信息交互,为不同阶段学生提供精准教学服务。
学校新设“AI+X”拔尖计划2.0基地,涵盖核工程与核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科技、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医学信息工程等8个培养方向。迎新期间,学校在江安校区青春广场设置拔尖计划2.0基地及会计学(ACCA)专业咨询点,为新生提供选拔政策、培养特色与学籍管理等方面的现场解读。面向2025级新生班主任,组织国家级人才牵头开展学科前沿、学业规划、经典阅读指导等班主任教育活动。进一步完善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启动前置式“研零”培养计划,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公共设施优化升级,学习环境温馨舒适。暑假期间,学校对540余间教室、超过2万台教学设备和校园网络设备开展系统检修与优化升级,对教学楼教室的桌椅、空调、灯光及多媒体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排查,确保所有教学设施以最佳性能状态投入新学期使用。优化升级“迎新系统”,方便新生提前线上办理入学手续,实现高效、便捷、温暖入学报到。
学校对三校区图书馆进行全面清洁和设施设备检修,对馆内绿植进行养护或更换,为师生提供整洁、舒适的阅读环境。完成江安图书馆五楼“AI素养创新教育实验室”二期建设,积极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及艺术教育中心大楼未来学习中心“ARTech+艺创谷”建设,构建科技与人文融合的育人环境,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素养与创新力。
为保障新学期实验教学顺利开展,全力做好实验室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实验室清洁消杀、实验材料准备、设备检查和保养维护、新生实验室安全准入学习考试和实验课程教学安排、实验室危废清运处置和设备报废回收处置安排、各类实验技术物资网上申购服务等。
生活服务暖心细致,校园保障坚实有力。学校利用暑假推进多项基建工程,包括杏坛路路面升级、望江校区博士公寓和工学原创科研中心大楼项目建设等,为新学期师生教学、科研与生活提供坚实保障。
学校基本完成眉山校区工程建设,做好科研大楼、教学楼、图书馆、宿舍、食堂、体育场馆等家具及设备的配置及安装工作,为校区启用做好了全面准备。
完成江安西园一餐厅的墙面翻新、照明升级、屋面防水及吊顶装修、中央空调更换,以及扶梯和部分后厨设备的改造。对望江活动中心食堂档口在硬件设施、环境布局与服务功能方面进行了改造升级,进一步优化了师生用餐环境。
学校还组织实施了江安高压站的年检与预防性试验,顺利完成了望江文华高压站配网自动化改造任务,对三校区的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了清洗,热泵机组与开水器内胆进行了清理及净水滤芯更换,切实保障了水电供应的安全稳定。
对教学楼和公共区域开展了全面保洁,实施了望江南园宿舍公共区域环境提升工程,完成了绿化修整工作,并对2000余间宿舍卫生间的夜间供电系统进行了改造和部分吊顶更换,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住宿品质。
健康防护精准有效,人文关怀落到实处。学校开展蚊媒传染病专项防控,对室内外积水进行清理,对下水道、绿化带、垃圾站等区域实施药物喷洒消杀。校医院配齐应急药品,在留观室加装防蚊设施,开展医护、辅导员及保洁人员的症状识别与处置流程培训,在报到点、宿舍区等设置宣传展板,科普秋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建立每周公共区域定期消杀机制,根据监测动态调整频次,多维度筑牢校园健康防线。
学校还通过电话家访向经济特殊困难学生宣传资助政策开展防诈骗教育。迎新期间通过“绿色通道”发放学习礼包和生活礼包,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迎新工作统筹部署,校园氛围温馨和谐。学校召开新学期工作专题会议,统筹安排迎新、军训和返校等工作,确保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局。在三校区设置迎新工作值班点,为新生提供咨询指引,营造温馨有序的报到氛围。提前完成军训物资清点、场地布置和辅导员培训,为军训顺利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学校以温暖细致的服务,扎实推进新学期各项准备工作,全力营造安心、舒心、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并将持续提升教育教学品质,优化校园服务保障,与广大师生一道,共同开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