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叶本贵副教授:三载援藏路,一生雪域情

来源: 2025年11月07日 作者:华西药学院、校党委组织部

(四川大学叶本贵副教授)

编者按:三载援藏路,一生雪域情。援藏不仅是光荣的政治使命,更是初心与党性的深刻淬炼。三年来,我校选派的华西药学院副教授叶本贵同志,扎根高原、履职尽责,将专业智慧与实干汗水倾注于西藏大学医学院的发展建设中,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高校挂职干部人才服务西部、胸怀大局的崇高境界与扎实作风。本次报道聚焦叶本贵同志的援藏事迹,展现其扎根雪域、矢志奋斗的挂职风采。

叶本贵,男,我校华西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副教授,作为第十批中组部、教育部援藏干部人才,于2022年8月至2025年8月赴西藏大学挂任医学院药学学科带头人、副院长,分管研究生、学科建设、实践教学及实验中心等工作。援藏期间,其先后获评西藏自治区2022年度援藏干部考核优秀、挂职期满考核优秀,并荣获西藏大学优秀工作人员(连续三年)、2024年度综合考核援藏优秀个人等。

在藏工作期间,叶本贵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专业使命感投身西藏高等教育与医药卫生事业,在西藏大学医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三年前,初到西藏就面临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他作为西藏大学党员先锋队疫情防控小组长之一,带领5位组员冲锋在前,第一时间封控现场及转运确诊人员。同时,作为主力成员,负责一线教职工及办公区教职工的核酸检测工作,连续4个月奋战在抗疫一线,圆满完成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叶本贵积极践行以科技力量护航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牵头承担重大水电工程首个医疗技术保障项目。援藏期间,主持科研项目5项,建立“医工结合高原医药研发及转化”科研团队,开展高原医药学基础与转化研究,立项经费超过2300万元。此外,他还通过“产学研用育”模式,推动藏药材产业转化落地,在尼木县、墨脱县等地建立白肉灵芝、西藏贝母等藏药材种植及加工基地,有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推动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产业赋能,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锚定高原药学科研攻关方向,叶本贵积极推动四川大学与西藏大学共建“青藏高原药用资源与藏药开发技术创新中心”,今年9月已完成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答辩评审。此外,他还促成多家西藏科研院所与四川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积极组织和推动学校科研力量参与编制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十五五”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指南,为高原药学发展聚智汇力。

回顾三年援藏历程,叶本贵深情表示:“援藏既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使命。在这片神圣的高原上,我不仅是一名教师、一名科研工作者,更是民族团结和西藏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他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培育扎根高原、服务边疆的药学人才,推动藏医药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为促进民族团结、服务国家医药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