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这场“盛宴”,精彩又惊艳!

来源: 2025年11月07日 作者:学工部

(四川大学2025年“巴蜀问道 青年传新”巴蜀文化艺术主题周系列活动现场)

本报讯 当国乐的余韵仍在校园回荡,市集的烟火气还留存在记忆里,川剧的水袖风采依旧让人回味……由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基地——四川大学巴蜀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基地举办的2025年“巴蜀问道 青年传新”巴蜀文化艺术主题周系列活动在半个月的文化浸润中落下帷幕。

7大主题活动从校园延伸至成都市规划馆,通过艺文之美、非遗之魂融于一体的美育实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巴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广大青年在文化浸润中坚定文化自信,在艺术体验中涵养家国情怀。

开幕式:

国乐声动,奏响巴蜀文化艺术序曲

10月17日晚,四川大学2025年迎新音乐会暨巴蜀文化艺术主题周开幕式于江安校区体育馆内举行。音乐会以“大美国乐 春华秋实”为主题,融合民族管弦乐、川剧、非遗表演、国风电音等多种艺术形式,为线上线下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古今、融汇东西的巴蜀文化视听盛宴。

四川大学学生民乐团、四川大学学生合唱团、筝渡室内乐团、纸弦乐队等校内外艺术团队与非遗表演者同台演绎,在音乐作品演奏之外,汇聚川剧表演、变脸吐火、蜀派古琴、功夫茶等巴蜀地区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让巴蜀古韵与时代新声交织回响。

民俗市集:

非遗焕新,青年体验匠心传承

10月18、19日,望江校区体育馆广场、华西校区毛英才广场变身“幸福场”巴蜀文化艺术市集,成为校园里最热闹的“文化打卡地”,打破“非遗只在博物馆”的刻板印象,打造“零距离接触 互动式体验”传承模式的校园实践。

市集汇聚省内非遗传承人、高校非遗传承工坊及学生团队,蜀绣、面塑、竹编、皮影、蛋壳画、彩灯等项目依次排开。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学,青年学子、师生职工亲手穿针引线体验蜀绣针法,跟着师傅学习竹编经纬交错等技巧;面塑师傅捏出的巴蜀特色形象、剪纸艺人指尖翻飞的精巧纹样,让非遗从书本文字与图片变为可触可感的实物;加上糖画的香甜、糍粑的软糯,让师生在“逛、学、尝、玩”中,深度感受匠心精神。基地通过这种“互动式体验”,让青年从非遗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真正实现文化的代际传递。

巴蜀民歌会:

乡音袅袅,青春演绎传统艺韵

10月18、19日举办的巴蜀民歌会同样精彩纷呈。来自四川大学学生艺术团、艺术学院,以及“凤鸣川大”校园歌手大赛的同学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节目,展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交融。

非遗沙龙:

校际联动共话非遗,师生交流解锁传承新路径

10月18日,“巴蜀问道 青年传新”非遗传承师生交流会在望江校区基础教学楼举行。我省四所教育部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基地师生代表汇聚一堂,电子科技大学、内江师范学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基地师生与川大师生共同分享经验,在校际间搭建传统文化交流平台。

电子科大川剧传承基地重点介绍了AR脸谱、数字蜀面等川剧数字化技术应用成果情况;内江师院峨眉武术文化传承基地展示了峨眉武术“传武+AI”创新模式;成都纺专蜀绣传承基地分享了蜀绣“教授+大师”双导师机制,我校巴蜀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重点介绍了“课-展-践-研”一体化工作模式。分享结束后,各校师生代表围绕“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展开研讨。

文化茶座:

名师开讲,领悟巴蜀文化深度

10月22日,我校古典学系、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彭华作为主讲人为师生带来“巴蜀文化茶座”,他从“川主信仰”和“人日风俗”两个视角入手,系统讲解了巴蜀文化形成的自然背景、特色与总体特征,生动展示了巴蜀文化的深厚底蕴。彭老师详细梳理了巴蜀民风民俗的十二大特色,从历史与生活两个方面描绘了这些特色呈现出的鲜活图景。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他与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就本地民风民俗及当代巴蜀文化精神的内涵进行了热烈讨论。

周末研学:

展馆探秘,寻巴蜀文明脉络

10月25日一场特别的“周末 live 艺术之约”研学活动走进成都市规划馆,以蜀地核心城市成都为切入点,透过城市发展轨迹溯源巴蜀文明发展脉络。

师生们跟着讲解员借助全息投影技术,回溯巴蜀大地的地理变迁与文明脉络。从“蚕丛及鱼凫”的古蜀传说,到宋代“交子印记”的商业智慧;从数字复原的古蜀文物,到现代成都的城市规划;从当下的文化传承实践,到未来的巴蜀文明发展蓝图。沉浸式的体验让师生深刻理解“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让传承不再局限于校园,而是延伸到更广阔的城市历史语境中,为青年搭建起“立足校园、放眼巴蜀”的文化视野。

川剧进校园:

看经典名段,赏川剧魅力

10月26日,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携《望江亭》《击鼓战金山》两部经典川剧走进四川大学江安校区艺术学院小剧场。《望江亭》腔韵婉转诉深情,《击鼓战金山》锣鼓铿锵显豪迈,演员们精湛的演绎让师生沉浸式感受川剧多元魅力,尽享巴蜀文化盛宴。

师生观众从《望江亭》的柔情婉转里品出了川剧的细腻韵味,在《击鼓战金山》的激昂锣鼓中感受到传统艺术的磅礴力量,“这场演出让我们离川剧、离巴蜀文化更近了”。青年学子的热烈互动让传统川剧焕发了新活力。这场双向奔赴的文化盛宴,不仅让川剧艺术在校园里落地生根,更搭建起传统与青春对话的桥梁,为巴蜀文化传承注入了鲜活力量。

从校园内的国乐、市集、沙龙,到城市里的展馆探索;从非遗技艺的亲手体验,到校际合作的经验共享,再到学者解读的文化深度。四川大学2025年巴蜀文化艺术主题周开启的“巴蜀问道 青年传新”故事将持续上演,多元化的传播方式让青年学子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见证者,更成为传播者、传承者、创新者。未来,期待更多川大学子以青春为笔,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化”续写更精彩的新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