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明院士荣获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
|
本报讯 9月8日,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我校化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小明以其在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为合成有机分子特别是药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径的杰出成果,与其他两位科学家分获物质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将于11月18日举行。 未来科学大奖成立于2016年,被誉为“中国诺贝尔奖”,下设“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三大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金。未来科学大奖
|
|
发表时间:2018年10月09日
|
|
乡村振兴,在产业、在制度、在惠农
|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重要部署,是一个亮点。但是,我国农村人口总量庞大,基础设施缺口大,生产生活条件差,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征突出,城乡发展差距大的局面有待根本扭转。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6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73:1,连续两年降至“3”倍以下,但与2001年的2.90:1相比,未有显著改变。乡村观察表明,美丽乡村建设使乡村变得“宜居”、“看得见乡愁”,但如何“宜业”、“能
|
|
发表时间:2018年09月18日
|
|
愿有岁月可回首
|
那一年盛夏,伴着蝉鸣声声,迎着灿烂阳光,第一次走进红墙墨瓦的校史馆。讲解员一口温柔又标准的普通话带我走进了与川大的相识之旅。那么近、那么深,原来四川大学的前身是与南洋公学、北洋大学堂同时期建立的近代新式学堂——“四川中西学堂”,原来书本上熟知的许多名人都曾在这里求过学,任过教,原来…。带着崇敬和热爱,坚定了我成为一名川大人的决心,终于有机会成为了校史展览馆讲解员队伍中的一份子。 在讲解过程中,我
|
|
发表时间:2018年09月18日
|
|
抗战激流中的川大外教金尤史
|
在四川大学档案馆保存着一份外文系专任教授的名册,我们可以看到,从1935年到1945年这十年的名册中,有一个名字年年都有,而且名列榜首,这个人就是时任川大外文系教授兼系主任的金尤史,一个一生奉献给抗日运动和独立活动的韩国人,而他人生中最为辉煌的抗日斗争,就是在川大任教这十年期间所进行的。 川大来了一位韩国外教 1935年9月,国立四川大学的校长任鸿隽到北京、上海等地聘请教授,在南京中央政治学院
|
|
发表时间:2018年09月1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