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战时期的川大峨眉岁月(下)
|
|
1939年,国立四川大学从皇城校区迁往峨眉山办学,历时近4年,1943年迁回新建成的望江校区,开始了四川大学办学的新纪元。 胡淮珍是1943年川大文学院教育系第12届的毕业生。2014年,档案馆谭红用半年的时间多次采访了97岁高龄的胡老先生,老校友勉力回忆,玉成了这份弥足珍贵的采访文稿。今年7月,胡淮珍老校友在家中仙逝,享年103岁。川大峨眉山时期最老的学生走了,愿他在另一个世界岁月静好,永享
|
|
|
|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09日
|
|
|
面向未来的纪念
|
|
这是一场关乎新中国国运的战争。 70年前的10月25日,首批入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与南朝鲜步兵第6师第2团前卫加强第3营进行了一场遭遇战,此战以全歼敌军一个营及一个炮兵中队、共毙伤俘敌470多人的战果告胜。毛泽东主席致电:“庆祝你们初战胜利。” 后来,10月25日被确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中国作出赴朝出兵作战的决定并不容易。当时,距离新中国成立只有一年,很多地区才刚刚解放
|
|
|
|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09日
|
|
|
致敬我们最可爱的川大人!
|
|
70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在国家危难、人民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川大人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战病魔、打胜仗,用行动诠释使命和担当。抗美援朝战争中,我校涌现出一批
|
|
|
|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09日
|
|
|
川大口腔医学生“巧手养成记”
|
|
织毛衣,雕粉笔,刻橡皮……这些都是川大华西口腔医学院的学生们的必修课。他们如何做到如此心灵手巧?又为何要学这些“偏门技能”?记者今天就带大家看看华西口腔医学生“巧手养成记”。 激发兴趣:从课堂走向生活 为训练学生手部灵活性、提前为口腔医学生的临床及科研打下基础,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开设了口腔临床前技能训练系列课程。从大一到大三,该课程贯穿于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难度就像“打怪兽”一样节节攀升
|
|
|
|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09日
|
|